典型文献
低强度聚集超声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可能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低强度聚集超声(LIFU)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疗效,以及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促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36只雄性C57BL/6J小鼠,并按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CCI)组和治疗(CCI+LIFU)组,各组12只。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的方法建立NP模型。CCI+LIFU组于术后第7 d给予前扣带回皮层(ACC)LIFU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6,12,18,24,27 d测量各组小鼠患侧机械性缩爪反射阈值(MWT),采用HE染色观察ACC脑区的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ACC脑区水通道蛋白4 (AQP4)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ACC脑区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小鼠于术后第3 d机械痛阈出现降低且维持到术后第27 d(均
P<0.05);与CCI组相比,CCI+LIFU组小鼠机械痛阈于术后第24 d出现升高,并在术后第24和第27 d显著高于CCI组(均
P<0.05);LIFU刺激未对ACC脑区产生明显的病理改变;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显示周围神经损伤后,ACC脑区AQP4和GFAP表达上调(均
P<0.05),而经LIFU治疗后ACC脑区AQP4和GFAP表达下调(均
P<0.05);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显示周围神经损伤后,ACC脑区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量上调(均
P<0.05),而经LIFU治疗后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下调(均
P<0.05)。
结论:LIFU可有效缓解由CCI诱导的小鼠机械性痛敏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及神经炎症反应相关。
文献关键词:
低强度聚集超声;前扣带回皮层;神经病理性疼痛;星形胶质细胞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彬;刘垚;陈茉弦;陈绍春;廖烨晖;铁金杉;李俊瑞;敖丽娟
作者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康复学院,昆明 650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彬;刘垚;陈茉弦;陈绍春;廖烨晖;铁金杉;李俊瑞;敖丽娟-.低强度聚集超声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可能机制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22(09):809-815
A类:
低强度聚集超声,CCI+LIFU
B类:
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机制,NP,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促炎细胞因子,C57BL,6J,假手,Sham,坐骨神经,压迫,前扣带回皮层,ACC,患侧,机械性,MWT,HE,脑区,病理形态学,Blot,免疫荧光检测,水通道蛋白,AQP4,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机械痛阈,区产,病理改变,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炎症反应
AB值:
0.1544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