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型自体半腱肌带状移植物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早期临床疗效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自体半腱肌带状移植物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的早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65例膝关节ACL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13例;年龄16~50岁[(30.5±8.4)岁]。根据重建方式和移植物选择,将患者分为带状重建组(31例)和圆束重建组(34例)。手术重建方法均为解剖重建,其中带状重建组采用新型自体半腱肌带状移植物解剖重建ACL,圆束重建组采用传统圆束状移植物解剖重建ACL。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即时ACL移植物与原始ACL形态差异、术前及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术后即时及术后3个月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15个月[(6.0±3.1)个月]。带状重建组手术时间为(61.6±6.7)min,圆束重建组为(48.0±6.3)min( P<0.01)。关节镜观察可见原始ACL在关节内为带状,带状重建组重建移植物主体也是带状,而传统圆束状移植物主体为束状。关节镜下发现带状移植物重建组术后移植物相比圆束重建组更好模拟了原始ACL的带状结构,在屈膝时模仿ACL发生自然扭曲。带状重建组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为(82.8±5.2)分,较术前的(47.5±8.7)分显著提高( P<0.01)。圆束重建组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为(79.9±7.5)分,较术前的(44.2±9.4)分显著提高( P<0.01)。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两组术后即时及术后3个月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带状重建组术中4例发生克氏针断裂或磨损,1例发生空心钻变形;圆束重建组术中2例发生克氏针磨损( P>0.05)。术后3个月带状重建组出现1例胫骨切口感染;圆束重建组未出现切口感染,创面均Ⅰ期愈合;两组均无韧带失效及功能受限发生( P>0.05)。 结论:新型自体半腱肌带状移植物重建ACL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圆束移植物相当。然而,关节镜下发现带状移植物实质部为带状,更好地模拟了原始ACL的生理形态,在屈膝时模仿ACL发生自然扭曲,可能会更好模拟原始ACL的生理功能。
文献关键词:
膝损伤;前交叉韧带;关节镜
作者姓名:
李明;刘玉强;高士基;郭旗;刘宁
作者机构:
郑州市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河南省关节镜诊疗中心,郑州 45005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明;刘玉强;高士基;郭旗;刘宁-.新型自体半腱肌带状移植物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早期临床疗效)[J].中华创伤杂志,2022(04):332-339
A类:
B类:
自体,肌带,移植物,重建术,前交叉韧带断裂,膝关节,节前,ACL,早期疗效,回顾性队列研究,郑州市,骨科,中男,植物选择,重建方法,解剖重建,组手,手术时间,形态差异,Lysholm,Lachman,轴移试验,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情况,关节内,关节镜下,后移,屈膝,生克,克氏针断裂,胫骨,切口感染,创面,功能受限,生理功能,膝损伤
AB值:
0.2091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