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和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三踝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32例;年龄19~71岁[(49.2±14.9)岁]。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4度33例,旋前外旋型4度13例。25例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改良入路组),21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传统入路组)。比较两组术后3 d和1周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评分、术后患肢麻木及伤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1~21个月[(14.8±2.2)个月]。术后3 d两组VAS、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术后1周改良入路组VAS为3.0(3.0,4.0)分,显著低于传统入路组的4.0(3.0,5.0)分(
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改良入路组背伸活动度为(11.8±2.8)°,显著大于传统入路组的(8.1±3.5)°(
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Baird-Jack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传统入路组4例出现患肢麻木,2例伤口皮肤坏死,改良入路组无患肢麻木及伤口皮肤坏死出现(
P<0.01)。
结论: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与传统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但前者具有疼痛减轻、踝关节背伸功能恢复更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文献关键词:
踝关节;踝损伤;骨折固定术,内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浩;庄新晨;盛世豪;张涛;崔进;周启荣;潘思华;陈晓;苏佳灿
作者机构: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上海 2004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浩;庄新晨;盛世豪;张涛;崔进;周启荣;潘思华;陈晓;苏佳灿-.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J].中华创伤杂志,2022(04):320-326
A类:
B类:
节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传统后外侧入路,回顾性队列研究,海军军医,军医大学,骨折患者,中男,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改良入路,传统入路,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屈伸活动度,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麻木,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时间差异,背伸,皮肤坏死,能取,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踝损伤,骨折固定术
AB值:
0.1633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