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腐霉利在菠菜中的残留行为及使用安全性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为确保腐霉利在菠菜中的使用安全性,评价了其在菠菜上的消解趋势和最终残留水平,并结合我国的最大残留限量提出使用建议.[方法]基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建立了菠菜中腐霉利的残留分析方法,通过残留田间试验,得到腐霉利在露地和大棚种植菠菜中的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果]在0.010-1.0mg/L范围内腐霉利的峰面积和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大于0.99.添加水平为0.010、0.50、1.0、100mg/kg时,腐霉利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4%~104%,相对标准偏差为1.9%~5.2%.经测定,腐霉利在北京露地和浙江大棚菠菜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4 d和8.9 d,于末次施药后3、5、7 d采集的菠菜样品,大棚种植条件下的腐霉利最终残留量为25.2~96.3、22.3~81.4、11.5~55.4 mg/kg,露地条件下残留量为0.71~19.50、0.17~10.60、0.19~4.15 mg/kg.[结论]大棚种植菠菜中的腐霉利残留量显著高于露地种植样品,我国GB 2763-2021中规定腐霉利在菠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0 mg/kg,因此不建议在大棚种植的菠菜中使用腐霉利,在推荐的施药方式下,露地栽培的菠菜安全间隔期为7 d.
文献关键词:
腐霉利;菠菜;残留行为;安全性评价;大棚;露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宇;宋瑞;刘凤娇;朱宇珂;马成;李莉;梁宏武
作者机构: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呼和浩特010020;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太原03003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宇;宋瑞;刘凤娇;朱宇珂;马成;李莉;梁宏武-.腐霉利在菠菜中的残留行为及使用安全性评价)[J].农药,2022(10):751-755
A类:
B类:
腐霉利,菠菜,残留行为,使用安全性,安全性评价,最终残留,残留水平,最大残留限量,出使,使用建议,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残留分析,田间试验,大棚种植,消解动态,峰面积,加水,100mg,加回,相对标准偏差,半衰期,种植条件,残留量,露地种植,施药方式,露地栽培,安全间隔,间隔期
AB值:
0.2728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