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可调节式头部固定器在颈椎后路手术中的运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可调节式头部固定器在颈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颈椎后路手术患者,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术中采取传统头架,观察组术中采取可调节式头部固定器.对比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统计并对比压疮发生率,比较手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颈椎障碍功能指数NDI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值及颈椎JOA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71.14±11.30)min,住院时间(8.70±1.04)d,短于对照组的(99.22±15.70)min、(11.89±2.10)d;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65.67±16.95)ml,低于对照组的(179.15±28.0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椎障碍功能指数NDI评分、颈椎生理曲度值及颈椎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颈椎障碍功能指数NDI评分低于对照组,颈椎生理曲度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椎JOA评分及JOA改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调节式头部固定器在颈椎后路手术中应用,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颈椎功能障碍及颈椎生理曲度值改善更明显,压疮发生率更低,建议优先选择.
文献关键词:
可调节式头部固定器;颈椎后路手术;传统头架;手术时间;颈椎功能;颈椎生理曲度
作者姓名:
梁金玉;郑丽方;刘羽;王妍;陈敏;张娟;高园艳;杨琼
作者机构: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江西赣州 34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金玉;郑丽方;刘羽;王妍;陈敏;张娟;高园艳;杨琼-.可调节式头部固定器在颈椎后路手术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医生,2022(12):43-46
A类:
可调节式头部固定器,传统头架
B类:
颈椎后路手术,手术中,赣南,手术患者,信封,封法,手术时间,手术指标,压疮发生率,手术前,NDI,颈椎生理曲度,JOA,术中出血量,ml,术中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良率,术中应用,短手,颈椎功能障碍,优先选择
AB值:
0.1216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