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在脊柱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在脊柱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宁县中医医院骨伤科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中使用常规置钉方法,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进行置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的变化,术前和术后6个月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和矢状位后凸Cobb角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分别为(93.11±8.52)min、(98.16±7.51)mL、(12.01±2.37)次,明显短于(少)于对照组的(120.63±15.71)min、(134.25±13.26)mL、(14.98±2.04)次,置钉准确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JOA评分分别为(19.56±2.88)分、(23.11±2.32)分、(25.81±2.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15±2.17)分、(20.08±2.15)分、(22.36±2.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高于术前,矢状位后凸Cobb角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为(89.55±6.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2±7.86)%,矢状位后凸Cobb角为(9.16±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5±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在脊柱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置钉方法,其不仅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文献关键词:
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虚拟仿真;3D打印;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并发症
作者姓名:
伍汉强;郑仕强;伍家志
作者机构:
广宁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广东 肇庆 5266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伍汉强;郑仕强;伍家志-.虚拟仿真结合3D打印技术在脊柱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2(19):2500-2503
A类:
B类:
虚拟仿真,打印技术,脊柱骨折手术,手术中,广宁县,县中,中医医院,骨伤科,脊柱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围术期情况,JOA,前后缘,矢状位,后凸,Cobb,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置钉准确率,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高手,手术效果,术后功能恢复,临床推广,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AB值:
0.1829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