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饲料添加剂包被产品的制备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包被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九十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已发展出200余种工艺.活性物质经包被后形成微胶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有效成分、改善使用性能、提高生物利用度和减少对机体的损伤等,解决饲料工业中的一些痛点问题,因此包被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到饲料添加剂行业.随着包被型丁酸钠、氧化锌、氯化胆碱、半胱胺等产品的应用和推广,饲料添加剂包被产品的效果逐渐得到认可.现阶段,针对饲料添加剂包被产品仍缺少有效的、统一的评价和监管体系.本文主要就饲料添加剂包被产品的作用原理、制备工艺及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包被技术在饲料添加剂行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包被;微胶囊;制备;检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鹏;徐二华;赵威;侯嘉;张倩云;王效;李苗;范海萍;程赛赛;李浙烽
作者机构:
康德权包膜饲料添加剂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杭州康德权饲料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1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鹏;徐二华;赵威;侯嘉;张倩云;王效;李苗;范海萍;程赛赛;李浙烽-.饲料添加剂包被产品的制备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杂志,2022(10):37-43
A类:
B类:
饲料添加剂,包被,九十多年,研究和应用,余种,活性物质,微胶囊,有效成分,使用性能,生物利用度,饲料工业,痛点问题,丁酸钠,氧化锌,氯化胆碱,半胱胺,渐得,监管体系,作用原理,制备工艺
AB值:
0.2710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