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早期乳酸判断体外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本研究探讨早期乳酸判断体外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收集本中心体外心肺复苏患者年龄,性别,病因,初始心律,预后,上机前或上机即刻血乳酸和pH。比较死亡与存活患者差异。结果:入选95例,平均年龄47岁,男性占69.5%;存活率29.5%。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死亡患者较存活患者可除颤心律占比更低(31.3%
vs. 60.8%)、乳酸水平更高[16.4(11.2,19.1)
vs. 9.2(3.2,15.0),mmol/L]、pH更低[7.01(6.88,7.23)
vs. 7.37(7.10,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示可除颤心律(
OR=0.295,95%
CI:0.118~0.739),乳酸(
OR=1.159,95%
CI:1.068~1.258)和pH值(
OR=0.017,95%
CI:0.002~0.157)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以特异度100%为要求预判死亡,单乳酸截点为>24 mmol/l;联合应用,截点为乳酸>16 mmol/l且pH<6.828。
结论:可除颤心律,早期乳酸和pH值是体外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乳酸>24 mmol/l或者乳酸>16 mmol/l且pH<6.828为终止体外心肺复苏的一项指标。
文献关键词:
体外心肺复苏;体外膜氧合;预后;乳酸;pH值;可除颤心律;独立危险因素;终止复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峰;张华忠;梅勇;吕金如;李伟;张刚;胡德亮;陈旭锋
作者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南京 21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峰;张华忠;梅勇;吕金如;李伟;张刚;胡德亮;陈旭锋-.早期乳酸判断体外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2(12):1608-1611
A类:
终止复苏
B类:
体外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患者,心体,患者年龄,初始心律,上机,即刻,血乳酸,平均年龄,死亡患者,性别比,可除颤心律,预后不良,联合应用,体外膜氧合
AB值:
0.1426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