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急诊急性心力衰竭单元收治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再入院率和病死率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目前急诊急性心力衰竭单元在国内逐渐开展,分析急诊急性心衰单元对于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AHF)出院后6个月内的病死率和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和心内科收治的AHF病例,排除合并恶性肿瘤者、慢性肾脏疾病分期4~5期、自动出院及病史资料不全的患者,从基线资料、既往病史、入院病情、辅助检查等方面收集资料,患者出院后通过临床数据中心门诊就诊病历或电话咨询等方式收集出院口服药物、再入院及死亡信息。根据患者治疗地点不同分为接受急诊急性心衰单元治疗的(急诊AHFU组)、接受急诊常规诊疗的(急诊AHFU外组)和接受心内科治疗的心内科组。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组间比较,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入选238例AHF患者,院内死亡28例,随访出院患者共210例。排除随访过程中发生恶性肿瘤患者4例,失访6例。纳入急诊AHFU组40例,急诊AHFU外组67例,心内科组93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83例,预后良好组145例。入院时急诊AHFU组与急诊AHFU外组患者年龄、性别、生命体征、心功能基本一致,治疗时AHFU组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比例更高(52.5%
vs. 32.8%,
P<0.05);出院后急诊AHFU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口服药物使用率更高;患者的随诊也更规律(95.0%
vs. 79.1%,
P<0.05);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率(15.0%
vs. 40.3%,
P<0.05),急诊AHFU组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和病死率复合结果(17.5%
vs. 43.3%,
P<0.05)。通过COX回归分析发现急诊AHFU诊疗组较急诊AHFU外组治疗后患者的再入院率减低(
OR=2.882, 95%
CI:1.267~6.611,
P=0.12)。AHFU组与心内科相比收缩压更高、心率更快、NT-proBNP水平、心功能NYHA Ⅳ级、Killip Ⅲ级的比例也更高(均
P<0.05);治疗上急诊AHFU组无创机械通气的比例高于心内科治疗组(52.5%
vs. 30.1%,
P<0.05)。出院后两组患者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6个月的再入院和病死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通过COX回归分析发现急诊AHFU组与心内科组治疗对患者的再入院无显著差异(
P>0.05)。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AHF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急诊AHFU外组、高龄、女性、患冠心病、BUN峰值。
结论:急诊急性心衰单元是急性心力衰竭的独立保护因素,可以降低患者6个月内再入院率以及再入院和病死率复合结果。高龄、女性、患冠心病、BUN峰值升高均是影响AH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早期识别并采取预防措施。
文献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急诊心衰单元;再入院率;病死率;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朋飞;裴源源;石芳娥;朱继红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北京 1000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朋飞;裴源源;石芳娥;朱继红-.急诊急性心力衰竭单元收治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再入院率和病死率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2(07):886-894
A类:
慢性肾脏疾病分期,AHFU,急诊心衰单元
B类: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出院后,再入院率,病死率,渐开,急性心衰,acute,heart,failure,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院急诊科,心内科,入院病情,辅助检查,集资,临床数据中心,心门,门诊就诊,诊病,病历,口服药物,内科治疗,科组,院内死亡,出院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失访,预后不良,入院时,患者年龄,生命体征,无创正压通气,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利尿剂,药物使用率,随诊,COX,减低,收缩压,NT,proBNP,NYHA,Killip,无创机械通气,均差,logistics,冠心病,BUN,独立保护,保护因素,早期识别
AB值:
0.1560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