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钱塘江上游黄尾鲴增殖放流效果及其潜在遗传风险评估
文献摘要:
为评估钱塘江上游黄尾鲴的增殖放流效果和潜在遗传风险,本实验利用已开发的11对微卫星引物,基于亲子鉴定技术对钱塘江上游增殖放流黄尾鲴的资源贡献率进行估算,同时开展黄尾鲴养殖群体和野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评估其增殖放流的遗传风险.结果显示,33尾繁殖亲本群体和105尾回捕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8.64,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708,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73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03,11对微卫星引物多样性较高.亲缘关系分析表明,11个座位累计非亲排除率(CEP)达到99.999980%,在回捕的105尾黄尾鲴个体中,5尾回捕个体被确认为放流的子代,对野外群体的资源贡献率为4.76%.黄尾鲴养殖群体和野外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群体内各个遗传参数相差较小,遗传多样性水平相近;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95.92%),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5359,群体间的基因流(Nm)为4.42,属于低等程度的分化,基因交流无障碍.综合分析表明,钱塘江增殖放流的黄尾鲴具有良好的资源恢复效果,且无放流带来的潜在遗传风险.
文献关键词:
黄尾鲴;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
作者姓名:
郭爱环;原居林;练青平;倪蒙;刘梅;顾志敏
作者机构: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浙江湖州 313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爱环;原居林;练青平;倪蒙;刘梅;顾志敏-.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钱塘江上游黄尾鲴增殖放流效果及其潜在遗传风险评估)[J].水产学报,2022(12):2349-2356
A类:
B类:
微卫星标记,钱塘江,江上,黄尾鲴,增殖放流,放流效果,遗传风险评估,引物,亲子鉴定,鉴定技术,养殖群体,外群体,遗传多样性,亲本群体,回捕群体,等位基因,Na,杂合度,Ho,He,多态信息含量,PIC,亲缘关系分析,座位,CEP,子代,群体内,遗传参数,子方,AMOVA,遗传变异,遗传分化,FST,群体间,基因流,Nm,基因交流,无障碍,资源恢复,恢复效果,效果评估,分子标记
AB值:
0.3527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