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人工增殖放流鳙鱼苗种培育技术
文献摘要:
鳙是人工增殖放流的主要品种,具有一定的生态作用和科研价值.淮河荆涂峡鲤、长吻种质资源保护区于2013年由原农业部以第2018号公告批准成立,位于安徽省怀远县淮河荆涂峡山口、涡河下游和茨淮新河下游,对保护淮河水产种质资源及水生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怀远县增殖放流规划每年采购池塘常规培育的鲢、鳙、青鱼、翘嘴鲌等鱼苗230万尾,其中鳙投放量约占35%.池塘常规培育的镛苗种因抵抗风浪等自然环境的能力差、活动力弱而易被捕食,故放流后存活率偏低,直接影响到人工增殖放流效果.通过优化鳙池塘培育技术,有效增强鳙苗种对天然水体的适应力,可切实提高鳙增殖放流的成活率,提升增殖放流成效.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赵伟
作者机构:
怀远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安徽怀远 233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伟-.人工增殖放流鳙鱼苗种培育技术)[J].科学养鱼,2022(07):8-9
A类:
B类:
增殖放流,鳙鱼,鱼苗,苗种培育,培育技术,主要品种,生态作用,科研价值,淮河,种质资源保护,保护区,农业部,公告,怀远县,峡山,山口,涡河,河下,茨淮新河,河水,水产种质资源,水生生物,池塘,规培,青鱼,翘嘴鲌,万尾,投放量,抗风,风浪,活动力,被捕,捕食,放流效果,天然水体,适应力,成活率
AB值:
0.4512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