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十万大山前陆盆地早中生代冲断构造(带)成因机制讨论
文献摘要:
位于云开造山带的十万大山前陆盆地通常被认为是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印支运动形成的盆地.已有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前陆盆地形成的时限、逆冲推覆的构造样式和盆地的沉积充填序列等方面.有关十万大山前陆盆地中构造层底部滑脱层是否发育和冲断裂组合样式发育的机制尚未开展深入研究,前人研究表明研究区内海西运动不整合面滑脱构造广泛发育,海西运动不整合面上滑脱层发育情况仍不明确,本次研究在前人对该区地质、地震、盆地构造样式等研究基础之上,设计了两组实验,模型1无滑脱层,模型2为单滑脱层,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对比,进一步揭示了早中生代十万大山前陆盆地的逆冲构造样式和滑脱层是否发育的问题:(1)物理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十万大山前陆盆地逆冲断裂组合样式表现为前展式的推覆构造,且构造垂向分层不明显,这可能与十万大山前陆盆地海西运动不整合面上泥盆系滑脱层不发育有关.(2)十万大山前陆盆地的形成是受到了 SE-NW方向的区域性挤压作用的控制.随着印支期挤压作用的加强,十万大山前陆盆地呈现出由SE向NW方向逆冲.
文献关键词:
十万大山前陆盆地;区域挤压;逆冲推覆构造;物理模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薛凤吉;周倩玉;李成
作者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59;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河北任丘 062550;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薛凤吉;周倩玉;李成-.十万大山前陆盆地早中生代冲断构造(带)成因机制讨论)[J].矿物岩石,2022(03):58-66
A类:
十万大山前陆盆地
B类:
中生代,冲断,成因机制,开造,造山带,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时限,构造样式,沉积充填序列,构造层,滑脱层,组合样式,内海,海西运动,不整合面,发育情况,盆地构造,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对比,样式表,泥盆系,SE,NW,印支期,区域挤压,逆冲推覆构造
AB值:
0.16916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