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川东南盆缘常压区页岩裂缝脉体特征及古压力演化
文献摘要:
为了查明川东南盆缘常压页岩气区五峰组页岩裂缝脉体记录的古温度及古压力特征,揭示常压页岩气区储层压力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页岩气散失机理.以松坎地区五峰组黑色碳质页岩裂缝脉体内的流体包裹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光学观察、阴极发光测试、包裹体测温和激光拉曼分析,结合埋藏-生烃-热史模拟,对裂缝脉体中的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和高密度甲烷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松坎地区五峰组裂缝中主要存在着两期脉体充填,M1裂缝脉体形成时间距今约103~86 Ma,脉体较宽、阴极发光颜色为橘红色,其内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为82.6~91.5 MPa,反映燕山中期盆缘地区页岩气藏处在超压状态;M2裂缝脉体生长于M1裂缝脉体两侧,形成时间距今约90~72 Ma,脉体较窄、阴极发光颜色为暗红色,其内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为43.6~47.3 MPa.综合分析认为,川东南盆缘松坎地区五峰组在燕山期经历了由超压至常压的转变.燕山期以来的抬升剥蚀与褶皱变形导致地层内大量页岩气沿着滑脱层发生侧向运移和散失,地层压力快速下降.燕山晚期时,盆内稳定构造区页岩气藏仍处于超压状态,而盆缘地区已降至常压.
文献关键词:
页岩裂缝脉体;流体包裹体;古温压恢复;松坎复向斜;油气地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曾宇;侯宇光;胡东风;何生;刘若冰;董田;杨锐;李欣诚;叶云飞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4;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曾宇;侯宇光;胡东风;何生;刘若冰;董田;杨锐;李欣诚;叶云飞-.川东南盆缘常压区页岩裂缝脉体特征及古压力演化)[J].地球科学,2022(05):1819-1833
A类:
常压区,页岩裂缝脉体,松坎复向斜
B类:
川东南,盆缘,古压力演化,查明,常压页岩气,五峰组,古温度,压力特征,储层压力,压力降低,散失,碳质页岩,流体包裹体,镜光,阴极发光,体测,测温,激光拉曼,埋藏,生烃,热史模拟,两期,充填,M1,形成时间,距今,Ma,橘红色,山中,页岩气藏,超压,M2,较窄,暗红色,燕山期,抬升剥蚀,褶皱,滑脱层,侧向运移,地层压力,快速下降,燕山晚期,构造区,古温压恢复,油气地质
AB值:
0.2662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