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小学生营养与饮食行为现状及相关性
文献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学生营养与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关联,为中学生营养不良持续改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10-12月对陕西和四川共3个贫困县1 887名小学生进行体格测量和饮食行为问卷调查,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营养状况与饮食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1 887名学生生长迟缓、消瘦、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8%,6.6%,27.7%,24.5%,省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4.76,46.05,109.96,80.50,P值均<0.05).陕西、四川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2.8%,4.9%;生长迟缓和消瘦检出率陕西为0.4%,4.7%,四川为8.1%,14.7%.1 160名学生饮食行为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吃早餐、蛋、奶等的学生比例偏低;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吃早餐与学生超重肥胖风险呈负相关(OR=0.26,P<0.05),每周食用外卖和在食堂就餐2~6次与学龄儿童消瘦均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2.51,2.82,P值均<0.05).结论 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小学生存在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并存情况,且呈现地区差异.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文献关键词:
营养状况;饮食习惯;人体质量指数;儿童;贫困区
作者姓名:
吴妍;高利旺;马璐;李超;赵偲;刘敏;颜雅婷;白晶;赵莉;王友发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公共卫生学院,陕西710061;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慢病管理中心;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妍;高利旺;马璐;李超;赵偲;刘敏;颜雅婷;白晶;赵莉;王友发-.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小学生营养与饮食行为现状及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22(12):1787-1790,1795
A类:
B类:
中国西部,西部贫困地区,小学生,饮食行为,行为现状,中学生,营养不良,持续改善,改善策略,西和,贫困县,混合效应模型,营养状况,学生生长,生长迟缓,消瘦,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X2,缓和,生饮,行为分析,早餐,外卖,食堂,就餐,学龄儿童,营养不足,营养过剩,地区差异,针对性措施,饮食习惯,人体质量指数,贫困区
AB值:
0.3498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