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心脏植入性电子设备早发和晚发感染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文献摘要:
目的 调查心脏植入性电子设备(CIED)术后早发和晚发感染的不同临床特征和预后,探讨可能的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自2006年至今发生CIED感染的连续患者队列中早发及晚发感染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差异.结果 共纳入54例患者,早发感染组22例,晚发感染组32例.早发和晚发感染的中位发生时间分别为1.0个月和21.0个月.早发感染组中女性占比较高,晚发感染组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倾向占比较高(P=0.05及P<0.05),早发CIED感染患者较多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D)(P=0.001),较多倾向发生囊袋血肿(P=0.001),红肿(P=0.001),积液(P=0.046),发热(P=0.050),寒战(P=0.050),并有1例脓毒血症.而晚发感染较多表现为囊袋破溃(P=0.032)和侵蚀(P=0.001),全身表现不显著.早发感染组中1例患者血培养阳性,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而晚发感染组血培养未见阳性.晚发感染组囊袋组织培养阳性比例更高(P=0.021),病原体更多见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晚发感染组中更多患者进行了清创(P=0.019)和起搏系统完全拔除(P=0.044),但之后经历较短的时间发生心脏原因再入院(P=0.042),并倾向于有较短的生存期.结论 半数以上CIED相关的感染出现于距上一次器械操作6个月以上,更多见于患多种合并症的患者并表现为CIED囊袋无痛性破溃.虽然充分清创和拔除起搏系统有助于控制感染,但总体晚发感染患者预后不佳,需要充分关注.
文献关键词:
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感染;培养;病原菌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褚松筠;王玉玲;齐心;王禹川;李康;盛琴慧;蒋捷;周菁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整形烧伤科,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科,北京 10003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褚松筠;王玉玲;齐心;王禹川;李康;盛琴慧;蒋捷;周菁-.心脏植入性电子设备早发和晚发感染的临床特征和预后)[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01):71-75
A类:
囊袋破溃,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
B类:
植入性,晚发,CIED,诊治策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者,预后差异,早发感染,发生时间,慢性阻塞性肺病,感染患者,入心,复律,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囊袋血肿,红肿,积液,寒战,脓毒血症,血培养,病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组织培养,凝固酶,表皮葡萄球菌,清创,起搏,拔除,再入院,生存期,半数以上,多见于,合并症,无痛性,分清,控制感
AB值:
0.266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