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双侧额眶重塑联合颅盖切开松解术治疗单侧冠状缝早闭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额眶重塑联合颅盖切开松解术治疗单侧冠状缝早闭的效果。方法:2014年4月至201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采用双侧额眶重塑联合颅盖切开松解术治疗20例单侧冠状缝早闭患儿。其中,男8例,女12例;平均手术年龄为10. 5个月,范围为5~23个月;左侧冠状缝早闭8例,右侧冠状缝早闭12例。患儿头颅外观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患侧前额及眼眶内陷,眼眶上抬,同时患侧枕部也内陷,整个颅腔小于健侧。分别测量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的前颅顶不对称指数(anterior cranial vault asymmetry index,ACVAI)和颅腔容积进行手术疗效评估。在颅腔容积的比较上,将本研究的20例患儿作为颅缝早闭组,将报道测量的不同年龄正常儿童的颅腔容积数据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颅缝早闭组患儿术后颅面外观均获得满意效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无骨瓣坏死、骨瓣移位、脑脊液漏、组织过敏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为19. 9个月,范围为12~40个月。颅缝早闭组患儿术前ACVAI值为(9. 07±3. 55)%,术后1周ACVAI值为(3. 56±3. 42)%,末次随访时为(3. 13±2. 41)%,术后1周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4.83, P<0. 001 ),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 66, P=0. 517)。术前,颅缝早闭组颅腔容积为(1 027.85±112. 25) ml,正常对照组为(1 131. 92±161. 71) ml,颅缝早闭组颅腔容积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 36, P=0. 023);颅缝早闭组术后1周的颅腔容积为(1 081. 62± 111. 10) ml,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8.70, P<0. 001);末次随访时为(1 386. 90± 119. 30) ml,正常对照组为(1 438.22±89.28) ml,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 54, P=0. 132)。 结论:运用双侧额眶重塑联合颅盖切开松解术治疗单侧冠状缝早闭,可获得很好的颅腔容积扩增,随访时接近正常儿童,头颅畸形恢复较好,手术效果良好。
文献关键词:
颅缝早闭;手术治疗;颅腔容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郑佳佳;孙守庆;杨波;宋云海;鲍南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上海 20012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佳佳;孙守庆;杨波;宋云海;鲍南-.双侧额眶重塑联合颅盖切开松解术治疗单侧冠状缝早闭)[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22(04):349-353
A类:
ACVAI,颅腔容积
B类:
切开松解术,上海交通大学,学医,医学中心,头颅,颅外,患侧,前额,眼眶,内陷,健侧,测量术,anterior,cranial,vault,asymmetry,手术疗效,疗效评估,颅缝早闭,正常儿童,积数,正常对照,面外,无手,手术死亡,死亡病例,骨瓣,移位,脑脊液漏,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ml,手术效果
AB值:
0.1965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