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Bipartition截骨治疗眶距增宽症合并颌面部发育畸形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Bipartition截骨术结合颅骨重塑治疗眶距增宽症伴发面中部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和2018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眶距增宽症合并颌面部发育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7、19岁。术前采集患者全头颅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对手术进行设计,并进行手术模拟,确定术中去骨量及V形截骨线角度。手术采用经颅内径路,额部颅骨开窗,完成颅面整体Monobloc联合截骨游离整块颅-眶-上颌骨组织后,再根据术前三维设计的方案行Bipartition截骨V形截除眶间骨块及沿中线纵向劈开硬腭,最终使颅面骨分为2段完全游离的骨块,重塑额部,将双侧眶-上颌骨块内旋并固定,以肋软骨隆鼻。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眼球活动、视力、嗅觉、鼻部形态、骨性眶间距(IOD)、眶距增宽外观形态的改善程度。结果:2例患者均去除眶鼻骨15 mm; IOD分别缩窄为17 mm和19 mm。2例患者均在术后出现轻度脑脊液漏,分别去枕平卧5 d和8 d后自愈。男患者出现冠状切口处局部皮肤感染,换药1周后痊愈。女患者术后1周鼻尖近鼻小柱部分破溃,清创修整后痊愈。随访4~11个月,2例患者的眼球活动可,视力可,无复视,辐辏功能正常,嗅觉正常。鼻部重建形态可,眶距增宽的外观形态得到有效纠正,但鼻部形态及内眦赘皮仍需进一步修整。结论:Bipartition截骨术能有效治疗面中部过宽,通过两侧颅-眶-颧-上颌骨块内旋固定可使高拱形腭降低,使上颌咬合平面平坦。
文献关键词:
颅面骨畸形;先天畸形;重建外科手术;颌面畸形;计算机辅助设计;眶距增宽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嘉蕊;韦敏;俞哲元;袁捷;徐梁;朱一佳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上海 200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嘉蕊;韦敏;俞哲元;袁捷;徐梁;朱一佳-.Bipartition截骨治疗眶距增宽症合并颌面部发育畸形)[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2(04):418-424
A类:
Bipartition,Monobloc,颅面骨畸形,重建外科手术
B类:
眶距增宽症,颌面部发育,发育畸形,截骨术,颅骨,骨重塑,伴发,发面,面中部,发育不良,上海交通大学,学医,第九人,头颅,三维重建,手术模拟,骨量,线角,经颅,颅内,径路,开窗,整块,上颌骨,骨组织,三维设计,截除,骨块,中线,劈开,硬腭,终使,内旋,肋软骨,隆鼻,术后随访,随访观察,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眼球,视力,嗅觉,鼻部,IOD,外观形态,鼻骨,缩窄,脑脊液漏,平卧,自愈,局部皮肤,皮肤感染,换药,痊愈,女患者,鼻尖,鼻小柱,破溃,清创,修整,复视,辐辏,内眦赘皮,拱形,咬合,平坦,先天畸形,颌面畸形,计算机辅助设计
AB值:
0.3634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