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蛹虫草菌株退化特征及鉴别方法
文献摘要:
蛹虫草菌株在继代培养和低温长期保藏过程中极易退化导致子实体产量下降,对产业造成重大影响.本研究以正常菌株、PDA斜面长期4℃保藏导致退化的菌株和连续继代培养的菌株为材料,观察其子实体、菌落、菌丝形态和分生孢子数量,对菌丝细胞核、线粒体、活性氧积累和芽生孢子内脂滴进行染色观察;并对菌丝中虫草素、腺苷和麦角甾醇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PDA斜面长期4℃保藏和连续继代培养导致的蛹虫草菌株退化表型大多数一致,即退化菌株较正常菌株子实体产量降低、菌丝粘连打结、分生孢子数量显著降低、菌丝活性氧含量升高、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减少、芽生孢子脂滴由弥散的小脂滴融合为大脂滴.然而,在菌落见光转色方面,长期低温保藏退化菌株基本不转色,而继代培养退化菌株转色不稳定;长期保藏退化菌株菌丝细胞核数目无明显变化,继代培养退化菌株细胞核数量明显减少;长期保藏退化菌株菌丝中虫草素、腺苷和麦角甾醇含量较正常菌株降低58%、41%和70%,继代培养退化菌株麦角甾醇含量无明显变化.因此,显微观察菌丝是否出现粘连打结及氮蓝四唑NBT检测菌丝活性氧含量,操作简单、用时较短,可用于大规模生产中蛹虫草菌株退化的检测手段;线粒体和脂滴染色也可作为退化菌株的鉴别方法;而生产中常用的通过菌落见光转色判断菌株优劣的方法需要慎重.继代培养菌株第4代开始出现明显的退化特征,因此在生产中使用的菌株最好控制在继代培养3代以内.
文献关键词:
蛹虫草;退化;低温保藏;继代培养;活性氧
作者姓名:
怀美玉;刘晴;徐方旭;王升厚;董彩虹
作者机构:
沈阳帅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沈阳师范大学实验教学中心,辽宁沈阳110034;辽宁省功能性蛹虫草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3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怀美玉;刘晴;徐方旭;王升厚;董彩虹-.蛹虫草菌株退化特征及鉴别方法)[J].菌物学报,2022(11):1819-1830
A类:
B类:
蛹虫草菌,菌株退化,退化特征,鉴别方法,继代培养,子实体产量,重大影响,PDA,斜面,其子,菌落,菌丝形态,分生孢子,孢子数量,细胞核,芽生孢子,内脂,脂滴,虫草素,腺苷,麦角甾醇,退化菌株,较正,粘连,连打,打结,活性氧含量,内线,弥散,转色,长期低温,低温保藏,核数,目无,显微观察,氮蓝四唑,NBT,规模生产,检测手段,慎重,养菌
AB值:
0.2078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