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糖尿病小鼠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其炎性因子和脂类代谢因子表达变化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糖尿病模型小鼠睑板腺形态和功能及睑板腺组织中炎性因子和脂类代谢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清洁级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5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和糖尿病模型组30只。采用腹腔内注射10 mg/ml链脲佐菌素法制备糖尿病模型,鼠尾静脉血糖≥16.7 mmol/L视为造模成功,每周监测血糖,对比2个组小鼠体质量,每4周2个组任意选取10只小鼠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估角膜上皮完整性,于造模后8周和16周每组任意选取5只小鼠取睑板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造模后16周每组任意选取5只小鼠对睑板腺组织行油红O染色对比观察睑酯分布情况;造模后16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睑板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类分化相关蛋白(ADFP)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小鼠成模率为100%,饲养过程中存活率为83.3%(25/30)。糖尿病模型组小鼠造模后8周和16周体质量均较同期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血糖较同期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糖尿病模型组不同时间点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7.155, P<0.05)。造模后16周糖尿病模型组睑板腺导管管壁变薄,管腔扩大,腺泡膨胀,睑板腺大部分腺泡内油红O着染。造模后16周,糖尿病模型组睑板腺组织中TNF-α和PPARγ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33±0.91和1.55±0.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0±0.16和1.00±0.27,PEDF mRNA相对表达量为0.42±0.0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个组间ADFP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943, P=0.38)。 结论:TNF-α、PEDF和PPARγ可能参与糖尿病诱导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糖尿病并发症;肿瘤坏死因子α;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脂类分化相关蛋白
作者姓名:
邹媛媛;刘雪梅;祁媛媛;赵少贞
作者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 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天津分中心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84;邹媛媛现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眼科,沧州 061000
引用格式:
[1]邹媛媛;刘雪梅;祁媛媛;赵少贞-.糖尿病小鼠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其炎性因子和脂类代谢因子表达变化)[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22(09):820-826
A类:
脂类分化相关蛋白,ADFP
B类:
糖尿病小鼠,睑板腺功能障碍,炎性因子,脂类代谢,表达变化,糖尿病模型小鼠,睑板腺形态,周龄,C57BL,正常对照,腹腔内,腔内注射,ml,链脲佐菌素,鼠尾,尾静脉,静脉血糖,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角膜上皮,苏木,木精,伊红,组织形态学,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相对表达量,成模率,饲养,不同时间点,点角,管管,管壁,变薄,管腔,低于正常,糖尿病并发症
AB值:
0.1945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