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类型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对抗VEGF药物治疗应答的差异性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应答的差异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门诊确诊并接受康柏西普治疗的CNV患者50例68眼.依据CNV类型将患者分成3组,I型CNV组患者16例20眼,Ⅱ型CNV组患者25例35眼,混合型CNV组患者9例13眼.采用德国海德堡公司共焦激光同步血管造影系统的增强扫描技术扫描获得患者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相应时间点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记录治疗后不同时间患者注药次数、需再治疗眼数和患者CNV复发率等.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Ⅱ型CNV组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及2个月的BCVA较基线提高量高于I型CNV组和混合型CN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混合型CNV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8个月及12个月BCVA较基线提高量低于I型CNV组和Ⅱ型CN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SFCT较基线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混合型CNV组患者治疗后8个月、12个月的SFCT较基线恢复厚度低于I型CNV组和Ⅱ型CN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访0~24个月,三组患者总注药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K-q检验结果显示:I型CNV组及Ⅱ型CNV组患者注药次数少于混合型CNV组(均为P<0.05).三组患者需再治疗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CNV组患者需再治疗眼率高于I型CNV组及Ⅱ型CNV组[需再治疗眼数率差95%CI分别为(0.051,0.133)和(0.041,0.142)].三组患者注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Ⅱ型CNV在抗VEGF治疗早期应答更好,而Ⅱ型CNV及I型CNV在治疗后期应答反应趋于相近;混合型CNV在治疗后期应答不良.
文献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作者姓名:
叶蓉;张秋阳;张荟颖;曹原;蒋沁
作者机构: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叶蓉;张秋阳;张荟颖;曹原;蒋沁-.不同类型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对抗VEGF药物治疗应答的差异性)[J].眼科新进展,2022(12):952-956
A类:
B类:
脉络膜新生血管,VEGF,治疗应答,CNV,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回顾性研究,我院,院门,康柏西普,混合型,海德堡,共焦,激光同步,血管造影,增强扫描,扫描技术,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注药,再治疗,得数,SNK,应答反应,病理性近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AB值:
0.1912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