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CSF3R突变与治疗后微小残留病对CEBPA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再分层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CSF3R突变与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在CEBPA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的66例具有完整二代基因测序结果且进行了系列MRD监测的AML患者,研究治疗前CSF3R突变和治疗后MRD水平与患者治疗疗效及长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CSF3R突变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15.2%和18.2%,明显低于无CSF3R突变患者的38.7%和60.6%( P值分别为0.006和0.038)。2个疗程化疗后MRD转阴患者的中位RFS与OS时间分别为64个月与未达到,明显长于MRD阳性患者的15个月和48个月( P值分别为0.004和0.050)。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CSF3R突变( HR=0.317,95% CI 0.129~0.779, P=0.012)、WT1突变( HR=0.304,95% CI 0.115~0.804, P=0.016)、NRAS突变( HR=0.153,95% CI 0.061~0.385, P<0.001)为影响患者R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CSF3R突变与MRD阳性趋向为OS的独立预后因素( P值分别为0.071与0.088)。基于CSF3R突变与治疗后MRD将患者分为野生型CSF3R且MRD转阴组、突变型CSF3R或MRD阳性组、突变型CSF3R且MRD阳性组,三组患者RFS( P<0.001)与OS( 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CSF3R突变与2个疗程化疗后MRD状态均可预测CEBPA双突变AML患者的长期预后,据此可对患者进行预后再分层。
文献关键词:
白血病,髓系,急性;CEBPA双突变;CSF3R突变;微小残留病;预后
作者姓名:
苏龙;谭业辉;林海;韩薇;杨艳萍;刘晓亮;孙京男;刘秋菊;高素君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长春 13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苏龙;谭业辉;林海;韩薇;杨艳萍;刘晓亮;孙京男;刘秋菊;高素君-.基于CSF3R突变与治疗后微小残留病对CEBPA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再分层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12):1021-1027
A类:
CSF3R
B类:
微小残留病,CEBPA,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再分层,MRD,AML,预后意义,吉林大学,血液科,二代基因测序,研究治疗,治疗疗效,长期预后,无复发生存,RFS,总生存,OS,疗程,化疗后,转阴,Cox,风险比,比例模型,WT1,NRAS,不良预后,独立预后因素,野生型,突变型
AB值:
0.2145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