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开菲尔粒中微生物对苯并(α)芘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文献摘要:
本文针对新疆传统发酵剂开菲尔粒中微生物对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苯并(α)芘的作用机制这一问题,研究50 mg/L苯并(α)芘胁迫作用下,开菲尔粒微生物在发酵乳中代谢产物发生的特征性变化.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确认了苯乙酸、苯酚、原儿茶酸、邻苯二甲酸二异丙酯、邻苯二甲酸等为中间代谢特征产物,在KEGG数据库共注释到56条代谢途径,其中富集代谢产物较多、显著性高、与氨基酸代谢有关的关键通路有3条,中间代谢物质在脱氢酶、双加氧酶、脱氢异构酶等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苯环裂解,因此推断开菲尔粒中存在微生物菌株可能通过"萘途径""邻苯二甲酸途径""苯丙氨酸途径"3条代谢途径对苯并(α)芘进行降解.研究可以为微生物对苯并(α)芘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可以为降低苯丙(a)芘对人体的危害提出可能的生物防治策略,为开菲尔发酵乳制品在食品工业中的合理开发应用提供研究依据.
文献关键词:
开菲尔粒;苯并(α)芘;代谢组学;代谢途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古丽加马力·艾萨;邢军;李安;张瑞
作者机构:
新疆特殊环境物种保护与调控生物学实验室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乌鲁木齐 830054;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乌鲁木齐 8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古丽加马力·艾萨;邢军;李安;张瑞-.开菲尔粒中微生物对苯并(α)芘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22(05):123-135
A类:
B类:
开菲尔粒,非靶向代谢组学,代谢组学分析,传统发酵,发酵剂,多环芳烃,烃类,类化合物,胁迫,中代,代谢产物,特征性,代谢组学技术,判别分析,苯乙酸,苯酚,原儿茶酸,邻苯二甲酸,代谢特征,特征产物,代谢途径,中富,氨基酸代谢,代谢物质,加氧酶,异构酶,苯环,断开,微生物菌株,苯丙氨酸,生物防治,防治策略,发酵乳制品,食品工业,合理开发,开发应用
AB值:
0.2775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