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射治疗纵隔移位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放疗(PORT)流程中含靶区纵隔移位规律和实施中期评估的价值。方法:100例NSCLC术后N
2期和R
1-2切除并任何N期患者,以骨性解剖建立坐标轴,测量纵隔三维方向在PORT流程中的移位规律。采用
WilCoxon、
Kruskal-
Wallis、
χ2检验统计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临界值。
结果:纳入患者PORT流程中
X(前后)、
Y (左右)、
Z(上下)方向纵隔移位分别为0.04~0.53、0.00~0.84、0.00~1.27 cm,纵隔移位距离的大小顺序分别为
Z>
Y>
X;ROC曲线计算临界值分别为0.263、0.352、0.405,>临界值者分别为25(25%)、30(30%)、30例(30%),纵隔三维方向移位不同(
P=0.007、<0.001、<0.001);
X、
Y、
Z方向的纵隔移位与切除部位(
P=0.355、0.239、0.256)、手术方式(
P=0.241、0.110、0.064)均相近。全组纵隔移位>和≤临界值、放疗中程模拟(m-S)后修改和原计划放疗的比较分析显示PORT患者放射性食管炎(RE)、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相近(均
P>0.05);但m-S后修改计划病例≥3级RE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原计划PORT患者,分别为0、7%(
P<0.001)。
结论:NSCLC根治术后N
2期和/或R
1-2切除病例的PORT流程中存在纵隔移位,20%~30%患者发生明显的移动,PORT流程中期重新定位并修改靶区和放疗计划对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有利。
文献关键词:
纵隔移动;癌,非小细胞肺/术后放疗;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炜;张毅;洪卫;欧阳伟炜;苏胜发;马筑;李青松;杨文刚;陈霞霞;刘杰;卢冰
作者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科,贵阳 550004;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肿瘤学教研室,贵阳 5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炜;张毅;洪卫;欧阳伟炜;苏胜发;马筑;李青松;杨文刚;陈霞霞;刘杰;卢冰-.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射治疗纵隔移位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22(03):242-247
A类:
WilCoxon,纵隔移动
B类: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术后放射治疗,移位,NSCLC,术后放疗,PORT,靶区,中期评估,N
,R
,坐标轴,Kruskal,Wallis,受试者工作特征,线计算,手术方式,全组,中程,放射性食管炎,RE,放射性肺炎,根治术后,除病,重新定位,放疗计划,对质,质量保证
AB值:
0.2301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