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辅助置钉治疗单发性完全分节型先天性半椎体的临床疗效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在单发性完全分节型先天性半椎体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收治的13例单发性完全分节型先天性半椎体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5~14岁,平均9.9岁。病变位置在T
9 3例、T
10 2例、T
11 5例、T
12 1例、L
1 2例。术中使用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通过术后CT评估置钉的准确性。所有患儿术前、术后常规拍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冠状面及矢状面Cobb角,术后及随访时计算脊柱侧、后凸矫正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脊柱侧、后凸Cobb角的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13例患儿共置入椎弓根螺钉85枚,置钉准确率为95.3%。手术时间(216.9±28.3) min;出血量(478.5±132.6) mL。术前侧凸Cobb角为(57.1±12.7)°,术后为(12.7±4.7)°,矫正率为(78.4±5.9)%,末次随访时为(14.2±7.0)°;术前后凸Cobb角为(46.2±8.4)°,术后为(13.2±4.4)°,矫正率为(72.6±7.0)%,末次随访为(14.0±3.4)°。患儿均未出现严重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3个月(6~18个月),随访期间未见明显角度丢失。术后与末次随访时,侧、后凸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侧、后凸角度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单发性完全分节型先天性半椎体切除术过程中,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可提高螺钉置入的精准性,改善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矫形效果。
文献关键词:
脊柱侧凸;脊柱后凸;3D打印;半椎体切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施新革;宋月鹏;胡巍然;马浩浩;邢帅;高延征
作者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大学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郑州 45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施新革;宋月鹏;胡巍然;马浩浩;邢帅;高延征-.3D打印预置钉道模型辅助置钉治疗单发性完全分节型先天性半椎体的临床疗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03):200-204
A类:
B类:
预置,模型辅助,单发,分节,先天性,半椎体切除,月河,脊髓外科,中男,病变位置,T
,L
,椎弓根螺钉,站立位,全长,冠状面,矢状面,Cobb,时计,矫正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置钉准确率,手术时间,出血量,前侧,管及,神经损伤,术后随访,凸角,后侧,螺钉置入,精准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矫形效果,脊柱侧凸,脊柱后凸
AB值:
0.246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