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我国卒中中心绿色通道建设模式与发展
文献摘要:
脑卒中造成全球社会经济负担。国内外多项指南推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尽早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但因其时间依赖性强而临床应用受限。现阶段我国急性卒中救治仍存在就诊流程落后、卒中专业团队人力不足等各种问题。建立完善的脑卒中绿色通道并保障其顺利运行是推广溶栓治疗最重要且最有效的途径,不仅需要明确目标时间、适当调整医院布局及硬件软件投入、重视团队建设、明确岗位职责,更重要的是进行绿色通道流程改进,以“并联模式”替代“串联模式”,同时可结合卒中急救地图发布,院前院内紧密衔接,普及卒中相关知识等措施。我国脑卒中绿色通道建设近年来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推广上述改革模式,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院前及院内延误,扩大卒中获益人群,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救治率。
文献关键词:
卒中;缺血性卒中;脑卒中绿色通道;绿色通道建设与改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任怡;马青峰;颜楚明;张颖杰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005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任怡;马青峰;颜楚明;张颖杰-.我国卒中中心绿色通道建设模式与发展)[J].中华医学杂志,2022(01):15-20
A类:
卒中急救地图,绿色通道建设与改进
B类:
卒中中心,建设模式,全球社会,社会经济负担,急性缺血性卒中,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时间依赖性,急性卒中,卒中救治,就诊流程,中专,人力不足,建立完善,脑卒中绿色通道,明确目标,医院布局,团队建设,岗位职责,流程改进,并联模式,院前,前院,改革模式,延误,早期救治,救治率
AB值:
0.3010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