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指导抗血小板药物选择治疗中的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CYP2C19不同基因代谢型对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抗血小板药物选择的影响.方法:入选2019年01月至2021年03月行PTA术的AIS患者52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CYP2C19基因分型结果将患者划分为三组,A组快代谢型患者185名(35.24%);B组中代谢型患者259名(49.34%);C组慢代谢型患者81名(15.43%).B组和C组进一步随机分为双倍氯吡格雷B1和C1组,替格瑞洛B2和C2组.随访记录患者术后用药3个月内卒中,全因死亡,复发缺血性卒中,致残,出血和呼吸困难相关不良反应,评价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PTA术后,B1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B2组(P<0.05);C1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C2组(P<0.05).B1组次级终点事件和致残事件发生的频率显著高于B2组(P<0.05),B2组的总出血事件,小出血事件和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1组(P<0.05);C1组主要终点事件,次级终点事件和致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2组(P<0.05).结论:对于出血风险较低的CYP2C19中代谢型行PTA术的AIS患者,推荐使用替格瑞洛替代双倍氯吡格雷,对于CYP2C19慢代谢型行P TA术的AIS患者,推荐直接使用替格瑞洛,以此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致残率,术后再发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文献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替格瑞洛;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赖开生;靳文勋;江慧;曹玉卓;梁庆渊;李方玉
作者机构:
百世诺(北京)医学检验实验室, 北京 昌平区 102206;河 北 省 保 定 脑 血 管 病 医 院, 河北 保 定 0710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赖开生;靳文勋;江慧;曹玉卓;梁庆渊;李方玉-.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指导抗血小板药物选择治疗中的意义)[J].河北医学,2022(08):1325-1331
A类:
translumi
B类: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导抗,抗血小板药物,药物选择,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nal,angioplasty,PT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基因分型,中代,慢代谢型,双倍,氯吡格雷,B1,替格瑞洛,B2,C2,术后用药,全因死亡,复发缺血,呼吸困难,有效性和安全性,血小板聚集率,次级,终点事件,出血事件,主要终点,出血风险,急性缺血性卒中,致残率,再发,脑血管疾病,个体化用药
AB值:
0.22649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