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游离下腹部皮瓣的分型及在乳房再造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下腹部游离皮瓣形式分类、制备策略及在乳房再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20年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游离下腹部皮瓣移植即刻或延期乳房再造的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根据穿支实际情况制备以下4种形式的下腹部皮瓣进行乳房再造:(1)游离全段腹直肌肌皮瓣;(2)携带内侧或外侧部分腹直肌的游离腹直肌肌皮瓣;(3)携带中间部分腹直肌的游离腹直肌肌皮瓣;(4)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统计分析各类下腹部皮瓣的术中情况(皮瓣质量、血管蒂长度、制备时间等)、再造乳房外观及并发症情况。计量资料采用 ± s表示。 结果:共纳入181例乳腺癌患者,其中Ⅰ期111例,Ⅱ期70例,患者年龄(38.5±4.8)岁(25~64岁)。共制备197侧游离下腹部皮瓣。其中,制备游离全段腹直肌肌皮瓣12侧(6.1%),皮瓣质量为(355.8±16.4)g,血管蒂长度为(5.7±0.8)cm,制备时间为(37.4±2.5)min;携带内侧或外侧部分腹直肌的腹直肌肌皮瓣41侧(20.8%),皮瓣质量为(357.4±20.5)g,血管蒂长度为(6.9±0.6)cm,制备时间为(45.9±4.9)min;携带中间部分腹直肌的腹直肌肌皮瓣68侧(34.5%),皮瓣质量为(362.6±24.7)g,血管蒂长度为(7.2±0.3)cm,制备时间为(49.4±6.3)min;游离DIEP皮瓣76侧(38.6%),皮瓣质量为(368.4±24.0)g,血管蒂长度为(9.8±0.4)cm,制备时间为(49.7±3.1)min。3例患者术后发生血肿,急诊探查清除血肿,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12例患者术后6~24个月行脂肪注射局部修整。随访14~60个月,平均37.1个月,未出现乳腺癌复发病例;再造乳房外形可,质地满意,无皮瓣挛缩变形;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功能无明显影响;采用全段腹直肌肌皮瓣和游离DIEP皮瓣的患者各有1例发生轻度腹壁疝,二次手术加强腹直肌前鞘后缓解。结论:下腹部穿支血管的位置、大小、来源以及血管蒂的解剖情况变化较为复杂,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最安全的皮瓣制备形式。DIEP皮瓣并不是游离下腹部皮瓣唯一的选择。
文献关键词:
腹直肌肌皮瓣;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游离皮瓣
作者姓名:
王蕾;宋达疆;李赞
作者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济南 250014;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长沙 410008
引用格式:
[1]王蕾;宋达疆;李赞-.游离下腹部皮瓣的分型及在乳房再造中的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2(06):640-646
A类:
B类:
下腹部,腹部皮瓣,乳房再造,游离皮瓣,制备策略,月湖,肿瘤医院,中医药大学,大学附属医院,皮瓣移植,即刻,延期,乳腺癌患者,全段,腹直肌肌皮瓣,侧部,DIEP,中情,乳房外观,并发症情况,患者年龄,血肿,急诊,探查,查清,成活,脂肪注射,修整,乳房外形,挛缩,供区,遗留,线性瘢痕,腹壁疝,二次手术,腹直肌前鞘,穿支血管,须根,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AB值:
0.1971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