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足踝外科收治1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12例、女1例,年龄16~53岁。术前于患趾同侧小腿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腓浅动脉穿支穿出点并于体表标记。手术于脊椎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扩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4.5 cm×2.5 cm~12.0 cm×3.0 cm。根据创面的大小、形状,以腓骨小头与外踝尖连线向胫侧平移2 cm为皮瓣轴心线,以轴心线中点附近穿支穿出点为中心,设计腓浅动脉穿支皮瓣。皮瓣切取面积为5.0 cm×3.0 cm~13.0 cm×4.0 cm,游离蒂部时切取部分深筋膜。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术中记录穿支数目、类型及皮瓣切取时间,测量穿支血管蒂长度及穿支直径。术后记录皮瓣成活情况、供受区愈合时间及愈合情况。随访记录皮瓣的色泽、质地、弹性,患者站立及行走功能,供区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对供受区恢复情况的满意度。末次随访,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皮瓣感觉,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评分系统评价患肢功能并计算优良率。结果:术中共探及腓浅动脉穿支13条,均为肌间隔穿支,穿支直径0.3~0.5 mm;血管蒂长度2~5 cm。皮瓣切取时间11~26 min。13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9~18 d,供受区创面均愈合良好。随访6~14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11例患者外形无明显臃肿,另外2例患者因外观臃肿,Ⅱ期行皮瓣修薄整形;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站立功能;供区仅遗留一条线状瘢痕,无明显瘢痕增生或色素沉着;所有患者对供受区恢复情况表示满意。末次随访,皮瓣感觉功能评定为S
3级者2例、S
2级者9例、S
1级者2例;患肢功能评定为优者7例、良者6例,优良率为100%。
结论: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解剖较为恒定,皮瓣薄且耐磨,皮瓣切取后供区损伤小,可以最大限度保留拇趾外形及功能,是一种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文献关键词:
外科皮瓣;显微外科手术;创伤和损伤;拇趾;腓浅动脉穿支皮瓣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韬;柳志锦;刘胜哲;程俊楠;杨林;周荣;郭礼平;杨亮;熊胜;巨积辉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手外科,苏州 215104;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足踝外科,苏州 215104;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小儿骨科,苏州 2151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韬;柳志锦;刘胜哲;程俊楠;杨林;周荣;郭礼平;杨亮;熊胜;巨积辉-.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08):753-758
A类:
腓浅动脉穿支皮瓣
B类:
穿支皮瓣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观察性研究,苏州大学,足踝外科,入选标准,中男,同侧,小腿,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定位,穿出,出点,体表标记,脊椎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腓骨,小头,连线,平移,轴心,中点,筋膜,供区创面,接缝,缝合,支数,穿支血管,后记,皮瓣成活,愈合时间,愈合情况,色泽,站立,行走功能,恢复情况,医学研究,研究会,感觉功能,评定标准,皮瓣感觉,国足,外科学,评分系统,患肢功能,优良率,肌间隔穿支,臃肿,整形,立功,遗留,一条线,线状,瘢痕增生,色素沉着,情况表,表示满意,S
,优者,血管解剖,耐磨,供区损伤,外科皮瓣,显微外科手术,创伤和损伤
AB值:
0.281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