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南岭山地土壤有机碳及组分海拔梯度变化特征
文献摘要:
[目的]为了解我国亚热带山地土壤有机碳及组分海拔梯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以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400~1650 m)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土壤有机碳及组分在不同土层深度的分布及密度特征,分析了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结果](1)总有机碳、易氧化碳、颗粒有机碳、惰性有机碳含量在相对较高海拔土壤中的含量整体更高,并在针阔混交林土壤中出现最大值,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则在低海拔的沟谷常绿阔叶林土壤中最高.(2)有机碳及组分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随海拔变化幅度最大的组分为水溶性有机碳,随深度变化幅度最大的为颗粒有机碳,不同组分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在不同海拔和深度上的变化规律有所差异.(3)南岭山地土壤有机碳密度范围为8.81~26.59 kg m—2,整体略高于与其位置相近的山地土壤,有机碳及组分密度随海拔变化趋势与各自在土壤中的含量分布规律较为类似.(4)pH、黏粒含量、全氮与有机碳及组分含量的相关性较好,RDA分析结果表明全氮、全磷与土壤含水率对有机碳及组分变化的解释量占比较高.[结论]南岭山地土壤有机碳及组分具有明显的海拔梯度变化特征,土壤理化性质是影响有机碳及组分分布的重要因素.
文献关键词:
南岭山地;土壤有机碳;碳组分;海拔梯度
作者姓名:
黄斌;王泉泉;李定强;肖海兵;聂小东;袁再健;郑明国;廖义善;梁晨
作者机构: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510650;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50;梅州市国际水土保持研究院,广东 梅州514000;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斌;王泉泉;李定强;肖海兵;聂小东;袁再健;郑明国;廖义善;梁晨-.南岭山地土壤有机碳及组分海拔梯度变化特征)[J].土壤通报,2022(02):374-383
A类:
B类:
南岭山地,山地土壤,海拔梯度,梯度变化,亚热带山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不同土层,土层深度,土壤理化因子,总有机碳,易氧化碳,颗粒有机碳,惰性有机碳,有机碳含量,高海拔,针阔混交林,水溶性有机碳,低海拔,沟谷,常绿阔叶林,组分含量,海拔变化,深度变化,不同组分,分占,土壤有机碳密度,略高于,自在,黏粒含量,全氮,RDA,全磷,土壤含水率,组分变化,土壤理化性质,碳组分
AB值:
0.2617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