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固沙灌木配置模式对宁夏东部风沙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探讨宁夏东部风沙区不同固沙灌木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以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固沙灌木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5种固沙灌木配置模式(柠条纯林、杨柴纯林、柠条×花棒混交、柠条×沙拐枣混交、花棒×沙拐枣混交)下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0~10 cm土层,柠条×花棒混交、柠条×沙拐枣混交固沙灌木配置模式的土壤全氮含量和N:P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固沙灌木配置模式,但土壤C:N显著低于其他3种;10~20 cm土层,柠条纯林、柠条×沙拐枣混交固沙灌木配置模式土壤C:N显著高于其他3种,柠条纯林固沙灌木配置模式土壤C:P显著高于其他4种;20~30 cm土层,柠条纯林固沙灌木配置模式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柠条×沙拐枣混交固沙灌木配置模式土壤有机碳含量和C:P均显著低于其他4种.C:N和N:P主要限制因素均为全氮,C:P主要限制因素为有机碳.柠条×花棒混交、柠条×沙拐枣混交固沙灌木配置模式有利于表层土壤氮矿化,提高土壤全氮含量,促进沙地土壤养分的平衡.
文献关键词:
固沙灌木;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沙地恢复;草方格造林
作者姓名:
李海泉;邱开阳;谢应忠;何毅;苗虎;刘王锁;黄业芸
作者机构:
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19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海泉;邱开阳;谢应忠;何毅;苗虎;刘王锁;黄业芸-.固沙灌木配置模式对宁夏东部风沙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22(06):28-38
A类:
沙地恢复,草方格造林
B类:
固沙灌木,配置模式,风沙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土壤养分含量,生态化学计量比,灵武,白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样地,柠条,纯林,杨柴,花棒,混交,沙拐枣,下土,土壤碳,磷含量,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土壤有机碳含量,限制因素,表层土壤,土壤氮矿化
AB值:
0.1465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