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群落多样性与土壤有机碳密度关系研究
文献摘要:
为了探明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群落多样性与土壤有机碳密度关系,在黄土高原纸坊沟小流域选取几种典型的植被群落(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铁杆蒿 Artemisia gmelinii、长芒草 Stipa bungeana、狼牙刺 Sophora davidii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野外调查了植被多样性,同时室内测定0-100 cm 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度以及相关土壤环境因子.结果显示:(1)不同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Mclntosh均匀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表现出相同的变化特征.柠条和刺槐群落差异不显著(p>0.05),二者显著低于其他植物群落(p<0.05),长芒草和狼牙刺群落最高,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其他植物群落(p<0.05);不同植物群落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刺槐>柠条>铁杆蒿>狼牙刺>长芒草.(2)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全氮含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速效养分(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大致表现为相同的变化特征,均表现为长芒草和狼牙刺群落高于其他群落,而柠条和刺槐群落土壤养分含量低于其他植物群落,不同植物群落土壤pH值表现出相反的变化特征.(3)在垂直方向,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80-100 cm 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最低(p<0.05),0-20 cm 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相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大致表现为长芒草和狼牙刺群落高于其他植物群落.(4)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有机碳和有机碳密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冗余分析显示,土壤pH值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是主导植被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密度重要驱动因子;双因素分析表明植被类型和土层深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
文献关键词:
黄土高原;植被类型;群落多样性;土壤有机碳密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廖娇娇;窦艳星;安韶山
作者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廖娇娇;窦艳星;安韶山-.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群落多样性与土壤有机碳密度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2(04):75-82
A类:
B类:
黄土高原,植被群落,土壤有机碳密度,纸坊,小流域,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铁杆,Artemisia,gmelinii,芒草,Stipa,bungeana,Sophora,davidii,柠条,Caragana,korshinskii,野外调查,植被多样性,内测,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环境因子,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Mclntosh,均匀度,Shannon,Wiener,落差,不同植物,Simpson,优势度,土壤全氮含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速效养分,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土壤养分含量,垂直方向,土层深度,植物群落多样性,冗余分析,驱动因子,双因素,植被类型
AB值:
0.24298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