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肿瘤切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PGL)患者肿瘤切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随访研究,以2008—2016年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并行肿瘤切除的PPGL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57例。获得患者基本情况[诊断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BMI)],PPGL发病情况(起病年龄、病程、家族史、肿瘤位置、肿瘤是否双侧或多发、术前血压),PPGL肿瘤临床和病理特点(肿瘤大小,术中是否有粘连、侵袭或浸润,术后病理包膜是否光滑完整、有无浸润生长、囊变坏死以及Ki-67指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前24 h尿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等,根据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获得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并比较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患者与未复发转移患者之间的基本情况、发病情况、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结果:157例患者的年龄为(42.4±13.4)岁,男69例,女88例。其中103例为嗜铬细胞瘤(PCC),54例为副神经节瘤(PGL),随访时间为(9.5±2.0)年。PCC患者中,13例(12.6%)术后复发,9例(8.7%)远处转移;与未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相比,复发患者起病年龄更小[(27.3±15.7)岁比(39.3±12.2)岁,
P=0.003],病程更长[48.0(23.0,141.0)月比12.0(4.0,60.0)月,
P=0.010];出现远处转移患者的肿瘤体积更大[8.0(6.1,12.8)cm 比 5.0(4.0,7.0)cm,
P=0.027]。PGL的患者中,8例(14.8%)术后复发,5例(9.3%)远处转移;与未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相比,复发患者病程更长[90.0(36.3,165.0)月比24.0(8.0,72.0)月,
P=0.009],原发肿瘤为多发病灶的比例更高[4/8比4.4%(2例),
P=0.003];远处转移患者术前舒张压更高[(146.0±32.1)mmHg比(120.6±25.3)mmHg,
P=0.043](1 mmHg=0.133 kPa),原发肿瘤为多发病灶的比例也更高[2/4比4.4%(2例),
P=0.029]。
结论:PPGL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复发或转移。术后复发或出现远处转移的PPGL患者起病年龄更小,病程更长,肿瘤体积更大,且多发病灶更为多见。
文献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复发;转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寅洁;崔云英;马晓森;王慧萍;刘佳;娄福臣;周颋;陈适;卢琳;童安莉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寅洁;崔云英;马晓森;王慧萍;刘佳;娄福臣;周颋;陈适;卢琳;童安莉-.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肿瘤切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特征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729-734
A类:
B类: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肿瘤切除术,术后复发,PPGL,随访研究,北京协和医院,诊断年龄,体质指数,发病情况,起病年龄,家族史,肿瘤位置,病理特点,肿瘤大小,粘连,术后病理,包膜,变坏,Ki,实验室检查,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移情,复发转移,PCC,随访时间,远处转移,肿瘤体积,原发肿瘤,多发病灶,舒张压,mmHg,kPa
AB值:
0.1914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