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天麻褐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文献摘要:
褐腐病是天麻种植生产上的高发病害,但其病原菌尚不明确.该文从77份感染褐腐病天麻块茎中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致病性试验、形态和分子鉴定明确病原菌,比较了各病原菌的致病力及其对天麻营养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在褐腐病害天麻块茎样本中共分离获得119株真菌,其中,土赤壳属真菌的分离频率最高,为42.01%.经致病性验证表明有6株真菌的致病特征与田间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6株真菌分属于粪壳菌纲丛赤壳科土赤壳属真菌Ilyonectria cyclaminicola和I.robusta;2类真菌均能产色素、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其中I.cyclaminicola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I.robusta.致病力比较结果显示,接种I.cyclaminicola所形成的病斑显著大于I.robusta接种组,提示I.cyclaminicola对乌天麻的致病力高于I.robusta.对峙培养结果显示,I.cyclaminicola和I.robusta均能够显著抑制蜜环菌的萌发及菌索的生长;蜜环菌亦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且I.cyclaminicola受抑制程度小于I.robusta.该研究首次揭示了I.cyclaminicola和I.robusta是天麻褐腐病的致病菌.
文献关键词:
天麻褐腐病;病原菌;土赤壳属;Ilyonectria cyclaminicola;Ilyonectria robusta
作者姓名:
唐鑫;张进强;江维克;袁青松;王艳红;郭兰萍;杨阳;杨野;周涛
作者机构: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5500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100700;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唐鑫;张进强;江维克;袁青松;王艳红;郭兰萍;杨阳;杨野;周涛-.天麻褐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2(09):2288-2295
A类:
天麻褐腐病,土赤壳属,cyclaminicola
B类:
分离鉴定,植生,块茎,分离纯化,致病性试验,分子鉴定,致病力,养菌,致病性验证,田间,发病症状,分属,粪壳菌纲,Ilyonectria,robusta,分生孢子,厚垣孢子,生长速度,乌天麻,对峙培养,蜜环菌,萌发,菌索,制程,致病菌
AB值:
0.2085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