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乌头黑斑病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有效杀菌剂研究
文献摘要:
贵州省赫章县乌头黑斑病常于夏季高温多雨季节暴发,发病率高达50%~70%,对该药材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明确乌头黑斑病病原菌种类及其发病规律,该研究依据科赫法则对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致病性测定和生物学特性测定.同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致病菌对4种微生物源杀菌剂、4种植物源杀菌剂、5种化学杀菌剂的敏感性,筛选出合适的防控药剂.结果表明,引起乌头黑斑病的病原菌为交替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其菌落形态、显微特征与交替链格孢菌A.alternata基本一致;且rDNA-ITS、LSU、18S、TEF基因序列与交替链格孢菌A.alternata的同源性达99.55%~100%.致病菌交替链格孢菌A.alternata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8℃,最适pH为8,最适生长光照条件为24 h暗培养.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该病原菌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为1 mg·L-1时对交替链格孢菌A.alternata的抑制率即可达90%以上;此外,苯醚甲环唑、喹啉铜也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室内筛选条件下的EC50分别为2.92、9.02 mg·L-1.该研究结果为乌头黑斑病的田间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乌头;黑斑病;交替链格孢菌;生物学特性;药剂筛选
作者姓名:
周佳;王铁霖;苗玉焕;刘大会
作者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药资源中心,湖北 武汉430065;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1007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佳;王铁霖;苗玉焕;刘大会-.乌头黑斑病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有效杀菌剂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2(05):1215-1221
A类:
交替链格孢菌
B类:
乌头,黑斑病,生物学特性,赫章县,夏季高温,高温多雨,多雨季节,该药,产量和质量,病原菌种类,发病规律,科赫法则,致病菌,致病性测定,菌丝生长速率法,微生物源,植物源杀菌剂,化学杀菌,防控药剂,Alternaria,alternata,菌落形态,显微特征,rDNA,ITS,LSU,18S,TEF,基因序列,同源性,培养温度,光照条件,暗培养,杀菌剂筛选,枯草芽孢杆菌,抑制率,苯醚甲环唑,喹啉铜,防控效果,室内筛选,EC50,田间,药剂筛选
AB值:
0.2827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