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年龄后路半椎体切除的临床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段行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单纯半椎体脊柱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单纯半椎体脊柱畸形低龄患儿临床资料,按年龄段不同分为幼龄组43例,大龄组37例,均行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幼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节段均显著少于大龄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05±0.84)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坐高、身高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两组下地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坐高变化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较,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两组后凸Cobb角、侧凸Cobb角和C7PL-CSVL均显著减小(P<0.05).相应时间点,幼龄组的后凸Cobb角、侧凸Cobb和C7PL-CSVL显著小于大龄组(P<0.05).两组术后即刻、末次随访的后凸、侧凸Cobb角矫正率与C7PL-CSVL矫正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年龄与手术时间、失血量呈正相关(P<0.001),与坐高变化率、后凸Cobb角、侧凸Cobb角和C7PL的矫正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早期对单纯半椎体脊柱畸形低龄患儿行后路半椎体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固定节段.
文献关键词:
单纯半椎体;脊柱畸形;后路半椎体切除术;年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曹江;杨小红;吕欣;黄辉
作者机构:
贵州省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骨科,贵州遵义56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曹江;杨小红;吕欣;黄辉-.不同年龄后路半椎体切除的临床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2(10):865-870
A类:
后路半椎体切除术,单纯半椎体
B类:
临床比较,不同年龄段,脊柱畸形,低龄,幼龄,龄组,大龄,围手术期,影像资料,无神,血管损伤,组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节段,随访时间,时间推移,活动时间,负重,并发症发生率,即刻,后凸,Cobb,C7PL,CSVL,矫正率,失血量,无相,短手
AB值:
0.16865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