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后路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缘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肌间隙入路经伤椎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缘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的56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32例;年龄56 ~72岁[(63.5±4.6)岁]。患者均采用后路肌间隙入路经伤椎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缘入路PKP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前缘/中间/后缘高度比及伤椎后凸Cobb角。 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 ~28个月[(14.5±2.2)个月]。手术时间为55 ~85 min[(62.0±12.1)min];术中出血量为80 ~150 ml[(94.0±18.5)ml];住院时间为5 ~9 d[(7.4±1.1)d]。术后2 d CT检查示椎旁骨水泥渗漏2例,椎间隙渗漏2例,椎管内渗漏1例,均无相关临床症状。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失败及手术相邻节段骨折。术后2 d VAS为(3.2±0.8)分,较术前的(7.5±1.2)分明显降低( P<0.01);末次随访时VAS[(2.2±0.8)分]较术后2 d进一步降低( P<0.01)。术后2 d伤椎前缘/中间/后缘高度比及伤椎后凸Cobb角分别为(89.5±13.2)%、(85.8±7.9)%、(89.5±9.0)%、(5.6±3.2)°,较术前的(48.9±11.8)%、(61.9±11.9)%、(79.9±9.8)%、(26.3±5.6)°明显改善( P均 <0.01);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中间/后缘高度比及伤椎后凸Cobb角[(87.0±12.7)%、(82.1±7.8)%、(88.6±10.0)%、(5.4±3.2)°]较术后2 d出现轻微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后路肌间隙入路经伤椎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缘入路PKP可安全有效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明显减轻腰背部疼痛,恢复伤椎高度及纠正伤椎后凸畸形。
文献关键词:
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椎弓根钉;椎体后凸成形术
作者姓名:
李国庆;赵华国;孙韶华;马维虎;李豪杰;王扬;陆联松;阮超越
作者机构:
宁波市第六医院脊柱外科,宁波 31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国庆;赵华国;孙韶华;马维虎;李豪杰;王扬;陆联松;阮超越-.后路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缘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22(07):625-631
A类:
B类:
后路短节段固定,上缘,路经,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胸腰,腰段,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肌间隙入路,经伤椎,PKP,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宁波市,骨折患者,中男,56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相关并发症,腰背部疼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前缘,后缘,Cobb,12 ,55 ,80 ,ml,骨水泥渗漏,椎间隙,椎管内,无相,内固定失败,伤椎高度,后凸畸形,脊柱骨折,椎弓根钉
AB值:
0.1936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