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疆两盐湖可培养极端嗜盐菌组成及功能多样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成盐类型盐湖中的极端嗜盐菌群落组成差异,探究可培养极端嗜盐菌的功能特性.[方法]采集新疆硫酸盐型盐湖七角井和碳酸盐型盐湖南湖的土壤样品,通过平板稀释涂布法分离极端嗜盐菌,经过形态学观察、特征分析获取代表菌株,通过耐盐性测定和16SrRNA基因序列测序等对代表菌株进行鉴定,并对极端嗜盐菌的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酯酶活性进行筛选,同时检测苯酚降解能力.[结果]本研究共获得1 679株极端嗜盐菌,代表菌株45株,隶属于5门14个属,古菌数量(70.58%)明显多于细菌,最优盐浓度生长范围为18.4%-20.0%.在属水平上,盐湖中优势类群为古菌的Haloterrigena属(32.94%)和Natrialba属(26.03%),以及细菌的Aquisalimonas属(9.85%)和Aliifodinibius属(8.10%).两盐湖中,盐度较低的南湖物种丰富度高于七角井盐湖,古菌物种组成相似,均以Haloterrigena属为主;细菌群落组成有差异,南湖以Aquisalimonas属为主,而七角井以Aliifodinibius属为主.功能筛选表明,盐湖中80%的嗜盐菌功能筛选至少有一种为阳性,产淀粉功能酶菌株占42.58%,多属于Natrialba属.产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菌株分别占9.71%、9.29%和7.21%,降解苯酚菌株占11.14%.[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新疆盐湖中可培养极端嗜盐菌的多样性,古菌是优势菌群,细菌种类多样,菌株各类功能酶活性显著,同时,优势的Natrialba、Haloterrigena、Aquisalimonas和Aliifodinibius属菌株均极具应用潜力,可为今后研究应用提供和丰富了菌种资源,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文献关键词:
嗜盐微生物;极端嗜盐菌;盐湖;功能多样性;高盐环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泉泉;王芸;王科珂;倪萍;孙鹏;苏为涌;张碧柳
作者机构:
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湛江524048;乌鲁木齐海关技术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63;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形态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泉泉;王芸;王科珂;倪萍;孙鹏;苏为涌;张碧柳-.新疆两盐湖可培养极端嗜盐菌组成及功能多样性研究)[J].微生物学报,2022(06):2074-2089
A类:
极端嗜盐菌,嗜盐菌群,硫酸盐型盐湖,Haloterrigena,Natrialba,Aquisalimonas,Aliifodinibius
B类:
可培,功能多样性,多样性研究,成盐,盐类型,湖中,功能特性,七角井,碳酸盐,南湖,土壤样品,涂布法,形态学观察,耐盐性,16SrRNA,基因序列,对极,淀粉酶,纤维素酶,酯酶活性,同时检测,苯酚降解,降解能力,共获,隶属于,古菌,盐浓度,优势类群,盐度,物种丰富度,井盐,菌物,物种组成,细菌群落组成,产蛋,脂肪酶,优势菌群,研究应用,菌种资源,挖掘潜力,嗜盐微生物,高盐环境
AB值:
0.21856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