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超声清创法在烧伤残余创面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清创法在烧伤残余创面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7年8月—2021年8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收治6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残余创面患者,根据对残余创面采用的清创方法,将患者分为超声清创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31 ±13)岁]和传统清创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2 ±13)岁]。对2组患者创面行相应的清创后,根据患者创面所在部位及皮源情况选择邮票皮片或大张皮片进行移植治疗。对于Ⅰ期手术后未愈合创面,则行二次清创+植皮术,2组创面的清创方式均分别同其Ⅰ期。术后3 d,采用药物敏感试验检测创面中细菌情况并计算细菌阳性率。术后7 d,计算创面中皮片成活率及皮下血肿发生率。出院时,统计患者创面愈合时长及清创次数并计算二次清创率。对数据行独立样本 t检验或 χ2检验。 结果:术后3 d,超声清创组创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者2例、铜绿假单胞菌者2例,传统清创组创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者5例、铜绿假单胞菌者3例、鲍曼不动杆菌者1例、肺炎克雷伯菌者1例、阴沟肠杆菌者1例;超声清创组创面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传统清创组( χ2=5.51, P<0.05)。术后7 d,超声清创组创面的移植皮片成活率为(92 ±5)%,明显高于传统清创组的(84 ±10)%( χ2=6.78, P<0.01);超声清创组创面皮下血肿发生率为17.6%(6/34),明显低于传统清创组的40.0%(12/30), χ2=3.94, P<0.05。出院时,超声清创组创面愈合时长为(11.0 ±2.0)d,明显短于传统清创组的(13.0 ±3.1)d,( t=3.81, P<0.01);超声清创组创面二次清创率为2.9%(1/34),明显低于传统清创组的20.0%(6/30), χ2=4.76, P<0.05。 结论:超声清创法可显著减轻烧伤残余创面细菌负荷,减少术后血肿形成,促进移植皮片成活,从而缩短患者病程。
文献关键词:
烧伤;感染;清创术;皮肤移植;残余创面
作者姓名:
何泽亮;李锦;随振阳;张聚磊;安亮恩;刘玲玲;张程亮;姚媛媛;仇树林;李晓东
作者机构: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烧伤整形科,石家庄 050091
引用格式:
[1]何泽亮;李锦;随振阳;张聚磊;安亮恩;刘玲玲;张程亮;姚媛媛;仇树林;李晓东-.超声清创法在烧伤残余创面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11):1034-1039
A类:
92 ,84
B类:
超声清创,烧伤残余创面,回顾性队列研究,解放军,联勤,保障部,入选标准,31 ,32 ,邮票,大张,移植治疗,手术后,未愈,植皮术,药物敏感试验,试验检测,细菌阳性率,皮片成活率,皮下血肿,创面愈合,创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面皮,0 ,进移,清创术,皮肤移植
AB值:
0.1881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