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超回流技术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超回流技术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21年3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急诊收治的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吻合静脉将其分为超回流技术组(2017年7月至2021年3月)和传统方法组(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超回流技术组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将皮瓣携带的皮下静脉与创面周围皮下静脉行端端吻合。2组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或游离中厚或全厚皮片移植修复。术后观察2组皮瓣成活情况,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患者皮瓣张力性水疱和色素沉着的发生率,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纳入51例患者,其中超回流技术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18 ~ 57岁,清创后创面面积为6 cm × 2 cm ~ 13 cm × 4 cm;传统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0 ~ 61岁,清创后创面面积为7 cm × 2 cm ~ 14 cm × 3 cm。超回流技术组切取皮瓣面积为7 cm × 3 cm ~ 15 cm × 6 cm,术后全部成活,未发生感染,皮瓣均未出现张力性水疱;随访8 ~ 22个月,1例皮瓣出现色素沉着。传统组切取皮瓣面积为8 cm × 3 cm ~ 16 cm × 4 cm,术后有5例皮瓣因静脉回流障碍出现张力性水疱,拆除蒂部部分缝线及换药处理后皮瓣成活,未发生感染;随访8 ~ 23个月,7例皮瓣出现色素沉着。超回流技术组患者皮瓣张力性水疱和色素沉着发生率分别为0(0/27)和3.7%(1/27),明显低于传统组的20.8%(5/24)和29.2%(7/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缺损中采用超回流技术,可降低皮瓣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的风险,有效减少皮瓣张力性水疱和色素沉着的发生率。
文献关键词:
外科皮瓣;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皮肤缺损;静脉超回流;静脉吻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红涛;王辉;张一晗;许奥;吕梓宸
作者机构:
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唐山 06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红涛;王辉;张一晗;许奥;吕梓宸-.超回流技术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2(11):1270-1275
A类: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静脉超回流
B类:
皮瓣修复,腕部,皮肤缺损,唐山市,医院急诊,皮下静脉,端端吻合,供区,拉拢,缝合,全厚皮片,皮片移植,移植修复,后观,皮瓣成活,Fisher,概率法,张力性水疱,色素沉着,中超,清创,创面面积,皮瓣面积,静脉回流障碍,拆除,缝线,换药,外科皮瓣,静脉吻合
AB值:
0.1808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