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合并囊内胆漏的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手术方式的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合并囊内胆漏的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21年2月合并囊内胆漏的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行肝细粒棘球蚴病内囊摘除残腔引流术为对照组,手术中加行经胆总管T管引流术为T管引流组,手术中行加经内镜胆道内支架引流术(ERBD)为ERBD组;3组患者术中均常规缝合残腔内可见胆漏.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3组间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残腔引流管滞留时间、T管/内支架滞留时间、住院时间、总重返住院次数,以及术后短期并发症和并发症导致重返住院的发生率.结果 共收集合并囊内胆漏的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70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26例;对照组26例,T管引流组24例,ERBD组20例,3组间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性别=0.24、F年龄=1.12、χ2病灶数量=1.56、χ2病灶最大直径=0.36、χ2病灶主要位置=0.45、χ2病灶类型=2.61,P>0.05).对照组、T管引流组和ERBD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54.42±27.14)、(188.13±17.62)和(205.00±22.48)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2,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3.85±43.37)、(218.33±43.61)和(210.00±38.53)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4,P>0.05);残腔引流管滞留时间分别为(9.15±9.95)、(2.38±0.49)和(2.80±0.83)周,T管引流组和ER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0,P>0.05),两组均短于对照组(F=9.55,P<0.05).T管引流组和ERBD组的T管/内支架滞留时间分别为(4.96±0.69)和(7.15±2.3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48,P<0.05).对照组、T管引流组和ERBD组的住院时间(首次+末次)分别为(4.04±1.51)、(2.17±0.38)和(3.65±0.67)周,T管引流组和ER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8.28,P>0.05),两组均短于对照组(F=23.08,P<0.05).对照组、T管引流组和ERBD组的总重返住院次数分别为(0.58±0.90)、(0.08±0.28)和(1.10±0.31)次,T管引流组少于对照组,ERBD组多于对照组(F=29.62,P<0.05).术后短期并发症的患者,对照组18例、T管引流组8例、ERBD组10例,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5,P>0.05);并发症导致重返住院的患者对照组15例、T管引流组1例、ERBD组2例,T管引流组和ERBD组均低于对照组(χ2=12.51、7.94,P<0.05),T管引流组和ERBD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P>0.05).结论 胆总管直径≥6 mm且合并囊内胆漏的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联合经胆总管T管引流术或联合ERBD术的内囊摘除残腔引流术均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
文献关键词:
肝细粒棘球蚴病;胆漏;T管引流;胆道内支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江;黄海军;张望;梅虎;朱时雨;宋思凯;张军
作者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腹部外科,乌鲁木齐 830000;新疆喀什疏附县人民医院,喀什 844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江;黄海军;张望;梅虎;朱时雨;宋思凯;张军-.合并囊内胆漏的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手术方式的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2(01):50-55
A类:
肝细粒棘球蚴病,经内镜胆道内支架引流术
B类:
内胆,胆漏,手术方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内囊,摘除,手术中,加行,中行,ERBD,缝合,软件对比,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引流管,滞留时间,总重,重返,住院次数,短期并发症,共收,中男,病灶数量,大直径,术中出血量,ml,胆总管直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周期
AB值:
0.1127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