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经腹腔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经腹腔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cholecystostomy,PC)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月在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行经腹腔PC的17例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记录置管操作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保留置管时间,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72 h血清相关炎症和肝功能指标.结果 所有穿刺置管均一次性成功,置管操作时间(14.1±4.3)min,临床症状缓解时间(54.2±9.8)h,保留置管时间(19.0±5.4)d.术前血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20.6(18.2,23.7)×109/L、(81.2±12.4)%、(140±15)mg/L、(0.46±0.13)ng/mL、(176±25)pg/mL;术后72 h上述血清相关炎症指标分别为13.2(11.5,16.6)×109/L、(69.9±15.8)%、(81±14)mg/L、(0.34±0.12)ng/mL、(135±25)pg/mL,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962,t=2.261、14.259、3.592、6.432,P均<0.05).术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蛋白分别为52.0(30.0,85.5)U/L、62.5(40.0,83.3)U/L、43.0(21.0,59.0)U/L、19.9(15.5,30.4)μmol/L、(54.0±9.7)g/L;术后72 h上述肝功能主要相关指标分别为51.0(28.3,80.5)U/L、58.0(38.5,84.5)U/L、41.9(19.5,50.0)U/L、16.1(14.7,25.7)μmol/L、(68.4±10.3)g/L,与术前相比,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0,t=3.603,P均<0.05).结论 晚期血吸虫病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经腹腔PC治疗安全有效,对患者后期治疗有积极的影响.
文献关键词:
胆囊穿刺引流术;晚期血吸虫病;急性胆囊炎;治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敏;翟大明;汤卫忠;赵奕文
作者机构:
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超声医学科,上海 20149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敏;翟大明;汤卫忠;赵奕文-.经腹腔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22(05):270-273
A类:
cholecystostomy
B类:
经腹腔,胆囊穿刺引流术,晚期血吸虫病,急性胆囊炎,percutaneous,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置管操作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留置,置管时间,肝功能指标,穿刺置管,均一,血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超敏,降钙素原,pg,炎症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蛋白,治疗安全,后期治疗
AB值:
0.1395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