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栀子豉汤对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小鼠脑组织神经炎症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栀子豉汤的抗抑郁效果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取5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栀子豉汤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测应激建立抑郁模型,造模后栀子豉汤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栀子豉汤3.25、6.50g/kg灌胃,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混悬液20 mg/kg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予0.1 ml/10g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灌胃3周.末次给药1 h后依次进行蔗糖偏好测试、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表现,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剪切型Gasdermin家族蛋白D(Cleaved GSDMD)、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以及突触前膜蛋白神经突触素1(Synapsin-1)、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标记并定量小鼠脑组织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水平,采用高尔基染色法可视化海马神经元的树突与树突棘密度.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蔗糖偏好率降低,悬尾实验静止时间和强迫游泳实验静止时间延长,海马区NLRP3、Caspase-1、IL-1β、IL-18、Cleaved GSDMD蛋白表达及脑组织Iba-1蛋白荧光强度升高,Synapsin-1、PSD-95蛋白水平及树突棘密度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栀子豉汤高剂量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改善,且栀子豉汤高剂量组在降低IL-1β,升高Synapsin-1、PSD-95蛋白表达方面优于栀子豉汤低剂量组(P<0.05或P<0.01).结论 栀子豉汤对抑郁小鼠行为有改善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海马NLRP3活化,减少IL-1β、IL-18的释放,改善了突触损伤,增强神经可塑性,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文献关键词:
抑郁症;栀子豉汤;脑组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小胶质细胞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陶伟伟;白子君;岳启予;姚广大;胡玥;陈刚
作者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210023;暨南大学中医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陶伟伟;白子君;岳启予;姚广大;胡玥;陈刚-.栀子豉汤对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小鼠脑组织神经炎症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J].中医杂志,2022(11):1073-1079
A类:
B类:
栀子豉汤,慢性应激,抑郁模型,模型小鼠,小鼠脑组织,神经炎症,突触可塑性,C57BL,6J,空白对照,氟西汀,高剂量,50g,灌胃,混悬液,ml,10g,生理盐水,水灌,蔗糖,悬尾实验,强迫游泳,游泳实验,旷场实验,实验检测,蛋白免疫印迹法,小鼠海马,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Gasdermin,Cleaved,GSDMD,膜蛋白,神经突触,突触素,Synapsin,PSD,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离子钙,Iba,高尔基染色,染色法,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静止,海马区,荧光强度,突触损伤,神经可塑性,抗抑郁作用,抑郁症,炎症小体,小胶质细胞
AB值:
0.26995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