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生态酶化学计量研究小陇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对微生物磷限制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不同林地类型会改变土壤的理化特性,尤其是土壤有机碳(SOC),但这些理化性质变化后土壤微生物的代谢限制尚不清楚.2020年,在小陇山林区测定了锐齿栎纯林和锐齿栎混交林0~10、10~20、20~30、30~40、40~60 cm土层土壤中的β-1,4-葡萄糖苷酶(BG)、β-D-纤维二糖水解酶(CBH)、β-1,4-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NAG)、L-亮氨酸氨基肽酶(LAP)与酸性磷酸酶(AP).生态酶化学计量模型用于计算微生物代谢限制,通过计算载体的向量长度与角度量化土壤微生物的C、N、P限制.与锐齿栎纯林处理相比,锐齿栎混交林各土层的平均有机碳和全N含量分别提高了21.14% 和17.26%.与锐齿栎纯林处理相比,锐齿栎混交林处理下BG+CB H和A P的活性分别降低了16.6% 和32.6%,而NAG+LAP活性提高了10.3%.土壤养分及其计量比、pH和土壤容重影响土壤微生物C或P限制.锐齿栎纯林和锐齿栎混交林的土壤微生物P限制主要归因于土壤有机C.土壤有机C的分解是土壤有效P的关键来源.锐齿栎纯林下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加快了SOC的分解,从而增加了土壤P的限制.然而,由于更多凋落物的长年输入,锐齿栎混交林增加了更多的土壤有机C,并且其分解释放的有效P减轻了土壤微生物受到的P限制.因此,在山地丛林条件下,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养分计量比和有机C都会影响土壤微生物代谢,而山地丛林酸性土壤有机C含量的降低是导致微生物受到有效P限制的主要因素.
文献关键词:
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微生物代谢;生态酶化学计量
作者姓名:
杨海裕;郑子龙;刘小林;李惠萍;高鹏程
作者机构: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天水 741020;甘肃小陇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甘肃 天水 741020;甘肃省次生林培育重点实验室,甘肃 天水 74102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陕西 杨陵 712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海裕;郑子龙;刘小林;李惠萍;高鹏程-.基于生态酶化学计量研究小陇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对微生物磷限制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02):1-9
A类:
微生物代谢限制,BG+CB
B类:
生态酶化学计量,计量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磷限制,不同林地,林地类型,理化特性,SOC,理化性质变化,后土,土壤微生物,小陇山林区,纯林,混交林,土层,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糖水,水解酶,CBH,乙酰氨基葡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酸性磷酸酶,计量模型,NAG+LAP,土壤养分,计量比,土壤容重,归因于,林下,土壤含水量,凋落物,长年,丛林,酸性土壤
AB值:
0.2376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