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微乳头、筛状结构及收缩裂隙与宫颈腺癌Silva分型系统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微乳头、筛状结构及收缩裂隙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相关性宫颈腺癌Silva分型及预后的关系,验证Silva分型在宫颈腺癌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7年11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手术切除的宫颈腺癌根治标本并进行随访,评估随访病例的Silva分型,同时观察记录微乳头、筛状结构和收缩裂隙等形态学特征,统计不同形态学特征与Silva分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等的相关性。结果:120例HPV相关性宫颈腺癌的发病年龄为26~73岁,平均年龄(48.0±9.1)岁。Silva A型占9.2%(11/120),Silva B型占18.3%(22/120),Silva C型占72.5%(87/120)。31例(25.8%,31/120)出现微乳头形态,其中6例是Silva B型,25例是Silva C型。64例出现筛状形态,其中Silva A型3例,Silva B型17例,Silva C型44例。34例出现收缩裂隙,均为Silva C型病例。3种形态学特征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P<0.05)。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微乳头形态与宫颈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及无病生存时间(DFS)相关(
P<0.05),而收缩裂隙、筛状结构、Silva分型与宫颈腺癌的OS及DFS均无相关性。
结论:收缩裂隙和微乳头形态均可作为Silva C型的补充指标,Silva分型对于手术方式的指导价值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关于DFS、OS的预后指导作用仍需更多探索。
文献关键词:
宫颈肿瘤;腺癌;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悦敏;何洋洋;孙平丽;高洪文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长春 13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悦敏;何洋洋;孙平丽;高洪文-.微乳头、筛状结构及收缩裂隙与宫颈腺癌Silva分型系统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22(07):596-601
A类:
B类:
微乳,筛状结构,裂隙,宫颈腺癌,Silva,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吉林大学,手术切除,治标,观察记录,形态学特征,不同形态,淋巴结转移,发病年龄,平均年龄,移相,预后分析,总生存时间,OS,无病生存时间,DFS,无相,手术方式,指导价值,宫颈肿瘤
AB值:
0.179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