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结直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s,IMPC)是一种罕见类型的癌,1993年,Siri-aunkgul和Tavassoli首次将具有微乳头状结构的乳腺癌称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目前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已见于几乎所有脏器如乳腺、膀胱、肺、子宫、结直肠、胰腺及胃等[2-8],患者预后普遍较差.结直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于2005年首次被报道[9],2010年WHO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中正式作为结直肠癌的单独类型列出,与筛状粉刺型癌、锯齿状腺癌、黏液腺癌和髓样癌等并列[10],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在结直肠癌中的比例为5%~95%,大多≤30%,通常是整个肿瘤的次要成分[11],因恶性度高,转移率高及预后差引起临床及病理医师的关注.但目前为止国内外专家对结直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诊断标准及治疗仍未达成一致,本文就其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文献关键词:
结直肠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作者姓名:
王瑶;赵紫星;张好刚;乔鹏飞;王夫景
作者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普外科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引用格式:
[1]王瑶;赵紫星;张好刚;乔鹏飞;王夫景-.结直肠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2(09):751-753,756
A类:
cinomas,aunkgul,Tavassoli,锯齿状腺癌
B类: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micropapillary,car,IMPC,Siri,脏器,膀胱,WHO,消化系统肿瘤,肿瘤组织,中正,结直肠癌,列出,筛状,粉刺,黏液腺癌,髓样癌,并列,转移率,临床及病理,目前为止,诊断标准,就其
AB值:
0.1769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