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血小板CD36抗原Ⅱ型缺失与内含子序列多态性的相关性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血小板CD36抗原Ⅱ型缺失与内含子序列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辽宁省血液中心健康血小板捐献者516名,其中241例分别进行CD36抗原检测和CD36基因序列分析;剩余275例只进行CD36基因序列分析.CD36抗原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法,基因序列分析采用PCR-SBT法.结果 在241例标本中检测到Ⅰ型缺失1例和Ⅱ型缺失4例,频率分别为0.41%和1.66%.3例Ⅱ型缺失者编码区无突变.所有Ⅱ型缺失个体在内含子3区域具有共同的多态性特征,即同时携带(TG)11和12个串联突变,且两者位于同一等位基因.(TG)11在516例随机人群中的基因频率仅为11.72%,远低于(TG)13的30.43%.12个串联突变在516例随机人群中的基因频率为8.81%.96.7%的12个串联突变都与(TG)11同时出现,但只有72.7%的(TG)11携带12个串联突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只携带(TG)11的标本,其血小板CD36抗原表达水平与正常标本相当,而93.1%的同时携带(TG)11和12个串联突变的标本血小板CD36抗原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内含子3区域内的(TG)11不是血小板特异性沉默因子,但它们之间存在某种间接的相关性.(TG)11与12个串联突变具有较强连锁关系.血小板特异性沉默因子可能有多个.
文献关键词:
CD36抗原;Ⅱ型缺失;内含子多态性
作者姓名:
林凤秋;李晓丰;李剑平
作者机构:
辽宁省血液中心输血医学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44;辽宁省血液安全研究重点实验室;沈阳市血液安全研究重点实验室;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凤秋;李晓丰;李剑平-.血小板CD36抗原Ⅱ型缺失与内含子序列多态性的相关性)[J].中国输血杂志,2022(08):791-795
A类:
内含子多态性
B类:
CD36,子序列,随机抽取,血液中心,血小板捐献者,抗原检测,基因序列分析,流式细胞术,SBT,编码区,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原水,种间,连锁关系
AB值:
0.1589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