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持续东北移和在四川盆地停滞的九龙涡结构特征比较
文献摘要: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西南涡年鉴统计结果,普查近10年西南涡活动情况,将九龙涡移出涡源区后经四川盆地继续向东北方向移动的称为移出型,九龙涡移出涡源区后在四川盆地停滞少动的称为停滞型,着重分析移出型和停滞型九龙涡的环流形势以及热力、动力、水汽特征的演变和对比.研究表明:(1)200 hPa层,移出型的南亚高压主体位置较停滞型偏南,强度偏弱,高空急流位置较停滞型偏南,强度偏强,中纬度地区有低槽发展,九龙涡位于高空槽前、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而停滞型九龙涡位于南亚高压东部脊线附近.(2)500 hPa层,移出型和停滞型在初始时中高纬度均为"两槽一脊"形势.移出型九龙涡随巴湖低槽加强而发展东移,停滞型九龙涡则是环流稳定的形势下发展增强.移出型九龙涡上空低槽强于停滞型,槽前西南气流引导九龙涡向东北方向移动.而停滞型为典型"东高西低"形势,九龙涡受副高阻挡长时间维持在四川盆地.(3)动力、热力、水汽特征方面,两类低涡形成时整层均为暖心结构,加强时低层转为冷心结构,高层维持暖心结构,感热和潜热加热在形成和加强时作用显著,移出型感热加热率强于停滞型,而潜热加热率则相反.移出型涡区有锋区存在,大气以斜压扰动为主,而停滞型加强时,涡区没有锋区配合,湿层厚度大于移出型,且有明显的湿舌配合.
文献关键词:
九龙涡;合成分析;结构特征;视热源;视水汽汇
作者姓名:
周春花;肖递祥;郁淑华
作者机构:
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四川 成都 610072;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72;高原与盆地气象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72;四川省气象台,四川 成都 61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春花;肖递祥;郁淑华-.持续东北移和在四川盆地停滞的九龙涡结构特征比较)[J].高原气象,2022(05):1220-1231
A类:
九龙涡,视水汽汇
B类:
四川盆地,停滞,涡结构,实况,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西南涡,年鉴,移出,源区,向东,东北方向,环流形势,水汽特征,hPa,南亚高压,主体位置,偏南,高空急流,中纬度,低槽,高空槽,口区,脊线,中高纬度,东移,上空,气流引导,东高西,副高,阻挡,低涡,整层,暖心结构,低层,冷心,感热,潜热加热率,斜压,合成分析,视热源
AB值:
0.2673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