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C波段双偏振雷达在正安碧峰极端短时强降水中的初步应用
文献摘要:
2020年6月12日凌晨,贵州遵义出现一次局地特大暴雨过程.局地强降水出现在正安碧峰镇,24 h过程雨量266.4 mm,2 h累计雨量达225.8 mm,最大小时雨强达163.3 mm·h-1,其中03时10—40分30 min雨量达到115.3 mm.利用常规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新一代C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结合特殊地形因素,初探碧峰极端短时强降水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①此次过程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进北抬,同时巴尔喀什湖—贝加尔湖横槽东移南下,西北地区—四川盆地低槽活跃的背景下产生的,强降雨主要出现在低层低涡切变附近及切变右前侧南风辐合区内,属暖区性质暴雨,偏南气流明显风速辐合和地面辐合线是正安碧峰特大暴雨的重要影响因子,深厚暖云层高效率降水增加了降水的极端性.②正安附近低层水汽辐合明显,高层处于南亚高压中心控制的强辐散区,高层辐散抽吸对强降水维持和加强有利;③雷达回波显示,回波呈后向传播,"列车效应"特征明显,且回波强度强、顶高高,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极高,各种参数均能说明强降水时段水汽充沛、对流旺盛.双偏振雷达参数表明,可能存在大雨滴或一些融化的小冰粒,差分反射率和差分传播相移率同时较大,表明大雨滴数量多,大量大雨滴易产生强降水,暖云层厚,"低质心"高效率降水,因此总体降雨强度很强.④碧峰处在"喇叭口"地形内,东南气流进入"喇叭口"使降水更大、雨强更强.
文献关键词:
极端短时强降水;暖云降水;C波段双偏振雷达;地形增幅
作者姓名:
肖蕾;郭晓超;刘红双;吴新星;何明远
作者机构:
贵州省遵义市气象局,贵州 遵义 563000;贵州省播州区气象局,贵州 遵义 563100;贵州省务川县气象局,贵州 务川 564300;贵州省正安县气象局,贵州 正安 563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肖蕾;郭晓超;刘红双;吴新星;何明远-.C波段双偏振雷达在正安碧峰极端短时强降水中的初步应用)[J].中低纬山地气象,2022(03):1-8
A类:
B类:
波段,双偏振雷达,正安,极端短时强降水,初步应用,日凌,凌晨,贵州遵义,特大暴雨,暴雨过程,局地强降水,累计雨量,最大小时雨强,地面观测,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观测,NCEP,再分析资料,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特殊地形,地形因素,形成原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巴尔喀什湖,贝加尔湖,横槽,东移,南下,西北地区,四川盆地,地低,低槽,强降雨,低层,低涡切变,右前,前侧,南风,偏南,流明,地面辐合线,云层,层高,降水增加,极端性,水汽辐合,南亚高压,中心控制,高层辐散,抽吸,雷达回波,后向传播,列车效应,回波强度,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参数均,降水时段,充沛,旺盛,参数表,大雨滴,融化,冰粒,差分反射率,差分传播相移率,率同,明大,低质,质心,降雨强度,喇叭口,流进,暖云降水,地形增幅
AB值:
0.3791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