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乌鲁木齐典型暴雪天气机理及成因分析
文献摘要:
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和FY卫星资料,针对乌鲁木齐1990年以来的3场典型暴雪天气,从高低空环流和天气系统配置、不稳定条件、水汽、动力及黑体亮温(TBB)变化等方面综合对比分析暴雪成因.结果表明:(1)3场暴雪均发生在欧洲高压脊东南衰退,推动西西伯利亚低槽东移南下,与中纬度短波槽结合的环流形势下,高低空系统呈"后倾槽"结构,乌鲁木齐处在925~600 hPa西北急流与600~200 hPa强西南急流叠置区,且天山山脉的地形强迫抬升有利于暴雪的维持和加强.(2)暴雪前850~700hPa均有东南风存在,微差平流作用有利于平流逆温生成和加强,使得能量不断积聚,后期冷空气进入,冷锋锋生,层结不稳定发展,为暴雪天气提供热力条件,东南风和平流逆温维持时间越长,储存能量越多,降雪越强.(3)暴雪区存在西南和偏西2条水汽输送通道,中层水汽输送对乌鲁木齐暴雪至关重要,850~600 hPa存在较强的水汽辐合,且700 hPa最强.水汽输送、辐合强度及持续时间共同决定暴雪强度.(4)TBB与降雪强弱有一定的对应关系,TBB越低,云顶高度越高,中尺度云团发展越旺盛,降雪越强,降雪前TBB(云顶高度)的第一次迅速降低(升高)预示降雪开始,降雪过程中TBB降低对应降雪强度增强,且TBB降幅越大、低TBB值维持时间越长,降雪越强.
文献关键词:
典型暴雪;天气系统配置;天气机理;成因分析;乌鲁木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魏娟娟;李娜;万瑜;芒苏尔·艾热提;施俊杰
作者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魏娟娟;李娜;万瑜;芒苏尔·艾热提;施俊杰-.乌鲁木齐典型暴雪天气机理及成因分析)[J].干旱区地理,2022(05):1381-1391
A类:
典型暴雪,天气机理
B类:
乌鲁木齐,暴雪天气,成因分析,空观,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FY,卫星资料,低空,天气系统配置,不稳定条件,黑体,亮温,TBB,综合对比,高压脊,西西伯利亚,低槽,东移,南下,中纬度,短波,环流形势,后倾槽,西南急流,叠置,天山山脉,强迫,抬升,700hPa,东南风,微差,平流,逆温,积聚,冷空气,冷锋,锋生,层结不稳定,供热,热力条件,维持时间,储存能,降雪,南和,偏西,水汽输送通道,中层水,水汽辐合,云顶高度,中尺度云团,旺盛,速降,预示
AB值:
0.3283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