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机器人辅助活体肾移植的早期经验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机器人辅助活体肾移植的安全性及早期预后,绘制掌握该术式的学习曲线。方法:本研究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自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完成的30例机器人辅助活体肾移植病例资料。随访时间为3个月。采用累积总和法绘制学习曲线。根据学习曲线将30例受者分为练习期(前17例)与熟练期(后13例)两组,比较其手术各阶段时间及早期预后。术后比较两组受者肾功能,围手术期并发症,评估机器人辅助活体肾移植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30例机器人辅助活体肾移植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21.4±36.1)min。围手术期未发生肠梗阻、移植肾功能延迟、漏尿及切口感染。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1.9±0.2)d。在随访中,2例受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治疗后均好转。由学习曲线发现静脉吻合、动脉吻合、热缺血时间、输尿管吻合分别需要10例、12例、12例、17例手术操作以达到熟练水平;整个手术过程平均需要15例操作以达到熟练水平。根据所有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以17例为分界将受者分为练习期及熟练期,发现两组受者手术时间[(235.5±31.6)min比(203±34.3)min,
P=0.012]及热缺血时间[(63.7±24.9)min比(47.0±11.3)min,
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在部分时间点熟练组肌酐低于练习组,如术后第7天[(192.7±135.2)μmol/L比(107.8±27.9)μmol/L,
P=0.022],术后30 d[(147.8±46.3)μmol/L比(112.3±28.0)μmol/L,
P=0.021],但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56.1±34.1)ml/(min·1.73m
2)比(72.0±18.5)ml/(min·1.73m
2),
P=0.14],术后第30天[(56.2±18.9)ml/(min·1.73m
2)比(68.7±15.3)ml/(min·1.73m
2),
P=0.14]。
结论:机器人辅助活体肾移植是安全可行的,学习曲线大约需要17例达到熟练程度。
文献关键词:
肾移植;机器人辅助技术;学习曲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浩涵;宋涂润;马铭;吴佳沛;范钰;王显丁;黄中力;林涛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研究所 器官移植中心,成都 6100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浩涵;宋涂润;马铭;吴佳沛;范钰;王显丁;黄中力;林涛-.机器人辅助活体肾移植的早期经验)[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22(06):334-339
A类:
B类:
活体肾移植,早期经验,早期预后,术式,学习曲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例资料,随访时间,总和,受者,练习,围手术期并发症,移植技术,安全性及有效性,手术时间,肠梗阻,移植肾功能延迟,漏尿,切口感染,肛门排气时间,肺部感染,急性排斥反应,经治,静脉吻合,动脉吻合,热缺血时间,输尿管,手术操作,手术过程,熟练程度,分界,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ml,73m
,机器人辅助技术
AB值:
0.23544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